一、经期外阴瘙痒是怎么回事
很多女性都碰到过这种尴尬情况:一到经期,外阴就瘙痒难耐,之后私处又恢复正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妇科病前兆吗?
导致经期外阴瘙痒的原因可能是:
一、私处环境较差
在月经来潮1-2天内,经期私处的分泌物会增多,经血量大,这种情况会导致私处环境处于潮湿状态,加上经期免疫力底下,细菌就很容易产生;如果再不及时更换卫生巾,则会加重私处的恶劣环境,引起感染。
二、私处过度清洁
有些女性在平时有用洗液清洗私处的习惯,在经期更为频繁,孰不知阴道本身有自净能力,过分清洁反而会导致菌群失调,或引发妇科炎症。
三、卫生巾质量问题
众所周知,并不是所有的卫生巾都适合每位女性,在选购时要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此外,卫生巾过于厚实、化纤材质、荧光增白剂都可能导致其私处瘙痒。所以大家在选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否则会对私处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甚至引发妇科疾病。
二、经期外阴瘙痒可能患的疾病
1、外阴癌的前期症状也有皮肤瘙痒,有的人于瘙痒多年后,发生了外阴癌。
2、患有蛲虫病的人,蛲虫常常由肛门爬出,并刺激肛门周围及外阴部,而引起瘙痒,尤以夜间为重,甚至影响睡眠。
3、有的人经常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或溶液清洗外阴,致使外阴皮肤干燥,缺少油脂而发痒。
4、由多种外阴部皮肤疾病而导致的瘙痒症状,如外阴湿疹、神经性皮炎、萎缩性硬化性苔藓、外阴皮炎等,这些疾病不但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痒,同时外阴部皮肤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变白、萎缩或增厚的变化。
5、最常见的局部原因是白带增多,尤其是由滴虫或霉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所排出的大量的异常的白带刺激外阴部,使外阴发痒。
6、如果用消毒药液冲洗外阴、阴道,或阴道内放置某些药物造成外阴部皮肤过敏或发生皮炎,亦可引起外阴瘙痒。
三、外阴瘙痒患者饮食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营养。例如小麦、高粱、芡实、蜂蜜、豆腐、鸡肉、韭菜、牛奶等;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防止合并尿道感染。
2、忌甜腻食物油腻食物。如猪油、肥猪肉、牛油、羊油、奶油等;高糖食物如糖果、甜点心、巧克力、奶油蛋糕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
3、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包括辣椒、姜、葱、蒜等,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肛门灼热,前后阴痒痛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4、忌海鲜发物。腥膻之品,如虾、桂鱼、黑鱼、带鱼、黄鱼、蟹等水产品可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外阴瘙痒是外阴各种不同病变所引起的一种自觉症状,为许多皮肤病所共有,而非一种特异性的疾病。但也可发生于外阴完全正常者。如仅有皮肤瘙痒而无明显的原发性损害时则称为瘙痒病。
四、女人该如何预防外阴瘙痒呢
注意经期卫生,行经期间勤换月经垫,勤清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热水烫洗,不用肥皂擦洗。忌乱用、滥用药物,忌抓搔及局部摩擦。忌酒及辛辣食物,不吃海鲜等及易引起过敏的药物。不穿紧身兜裆裤,内裤更须宽松、透气,并以棉制品为宜。
局部如有破损、感染,可用l∶5000高锰酸钾液(在温开水内加入微量高锰酸钾粉末,使呈淡红色即可,不可过浓)浸洗,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就医检查是否有霉菌或滴虫,如有应及时治疗,而不要自己应用“止痒水”治疗。久治不愈者应作血糖检查。
平时尽量穿棉质通风的内外裤,保持干爽,平时如果分泌物不多尽量不要用卫生护垫,如果使用就一定要勤更换,以免孳生细菌。
正常情况之下,我们的天然免疫系统会自动去应付这些入侵的菌种,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有健康均衡的饮食,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让免疫系统正常运动。
许多阴道炎的感染途径都是从性行为所传递的,如果性伴侣过多,就较难掌控是否感染的情况,所以只要性生活单纯,感染特定的阴道炎几率就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