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道细菌感染治疗
1、急性细菌性痢疾重点在于控制感染、做好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
2、抗菌疗法:自磺胺药及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痢疾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该菌对磺胺类药、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及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等多数已耐药(参见病原学)。
3、根据现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敏感有效的药物如下:喹诺酮类药比较敏感列为首选。至于喹诺酮类药对小儿的毒性反应,国内外许多临床资料表明喹诺酮类药在小儿中应用并非与实验动物一致,表现出相当的安全性。中华儿科杂志(1996)组织全国专家讨论,认为对儿童不应禁用喹诺酮类药,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不应超过每天10~15mg/kg,疗程不要超过7天。 ①诺氟沙星(,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5~7天。②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亦可用等渗氯化钠或葡萄糖稀释于100~3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min。③吡哌酸:15~30mg/(kg·d),分3次口服。为第二代喹诺酮,疗效逊于上述第三代喹诺酮,副作用相对较多,已趋于被淘汰。
4、相信以上小编对于小孩肠道细菌感染介绍的应该能让大家一目了然,对小孩肠道感染该如何面对,以及在饮食和细菌病毒感染大家也有一定的方法来面对了。为了孩子的健康,同时也可以根据孩子所表现的各种症状来判断孩子该怎样治疗和应对。
二、细菌感染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1、感冒。如果孩子出现不停流鼻涕或者有咳嗽发烧的症状,可能是由于感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喉咙出现疼痛,咳嗽一直痊愈不了,并且总是咳出颜色比较深的痰,可能是呼吸道受到了感染。
2、肠道传染病。由于细菌对消化道造成刺激所引起的,一般会有腹痛、腹泻,甚至呕吐的现象。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平时不注意宝宝的卫生,可能会患上尿路感染,出现排尿异常生殖器官疼痛的症状。细菌性脑膜炎。发生的概率比较少,但如果受到细菌感染而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也有可能会患上脑膜炎。
3、宝宝平时该怎么去防止细菌感染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进食的时候要注意饮食搭配均衡,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生活习惯良好。尽量不要让宝宝睡的太晚,要早睡早起,保持一个充足的睡眠时间,防止内分泌紊乱,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4、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人体免疫力。特别是在早上的时候,空气比较清新,可以去公园进行体育锻炼。平时注意保暖。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弱,平时出门的时候要注意衣服增减,不要让宝宝受凉。同时,也不要去人群比较多的公共场合,因为细菌分布的比较多,容易引起感染。
三、掌握感染腹泻的护理方法
1、腹泻是由于肠道受到刺激,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排出原始未消化食物成分,体内大量液体由身体内转移到肠道中,出现水样便,肠道活跃,蠕动增快,排便次数增加。它和发热、咳嗽一样都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单纯的一种疾病。细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发热在先,且先期多有呕吐的表现。发热、呕吐后,第一次排便未必是腹泻,但紧接着就会出现腹泻。
2、病毒感染性腹泻,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从原因来看,腹泻包括感染性的病毒、细菌引起的腹泻;非感染性的过敏、水土不服、食物不耐受导致的腹泻;还包括继发一些疾病或药物使用后腹泻等。治疗腹泻必须寻找到导致腹泻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立刻止泻。如果腹泻时大便呈稀水样,也可形容为“蛋花汤”样,往往提示是病毒感染,便常规检测可能会显示少许或没有白细胞、红细胞/高倍视野;轮状病毒或腺病毒等抗原检测为阳性。
3、特别多见的是轮状病毒感染,现在很多医院都可以定性大便轮状病毒,如果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即可确诊。在婴幼儿腹泻中,细菌性肠炎占据少数,常见的是病毒感染,治疗病毒性腹泻的原则是“预防和治疗脱水+适宜营养”:1.口服补液盐预防和治疗轻度—中度脱水;2.母乳喂养添加乳糖酶,配方奶喂养换成无乳糖配方;3.益生菌等辅助;4.有发热等症状时用退热等方法对症治疗;5.避免使用抗生素。
4、细菌感染性腹泻,前面提到,遇到孩子出现腹泻时,一定要在1~2小时内将留取的大便标本送到医院检查,如果大便常规检查提示红细胞和白细胞都超过每高倍视野15~20个以上才应考虑为细菌感染。只有细菌感染时,才应考虑口服抗生素。如果每高倍视野仅几个红细胞或白细胞不能说明是细菌感染或只是轻微细菌感染,不需考虑口服抗生素,可以服用活性益生菌。在确定细菌感染前,“必须”进行大便培养。由于大便培养需要至少3天才能得到结果,因此可先用抗生素,待培养结果出来后,再考虑继续、停止或更换抗生素。另外,如果孩子得了细菌性肠炎,停止使用抗生素的时机不是根据大便颜色和性状。若开始使用抗生素,就应连续使用至少5~7天,然后再次化验大便,如果化验结果正常可以停药,否则需要继续服用直到检测正常为止。千万别见好就收,造成慢性肠炎、细菌耐药。
四、新生儿肠道感染怎么办
1、新生儿肠道感染怎么办,饮食疗法: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但应根据个体进行合理调整。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可喂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轻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可口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新生儿,或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盐。药物治疗:病毒以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肠炎可不使用抗生素。中毒症状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重症患儿可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寄生虫感染所致肠炎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酌情选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疗法。
2、肠道感染病原体: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库克萨基病毒和在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的孤儿病毒(ECHO病毒)。1970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这些病毒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在上述已命名的3种肠道病毒的67个型别以后发现的肠道病毒﹐都按肠道病毒序数编号命名﹐即68﹑69﹑70﹑71﹑72型肠道病毒等。肠道病毒颗粒小﹐呈20面体﹐直径24~30nm﹐不含类脂体﹐核心有单链核糖核酸﹐耐*和其它脂溶剂﹐耐酸﹐对各种抗生素﹑抗病毒药﹑去污剂有抵抗作用。多数病毒在细胞培养中产生细胞病变。肠道病毒通常寄生于肠道﹐仅于少数情况下﹐进入血流或神经组织。正常的病毒携带者不多见﹐隐性感染甚为普遍﹐人受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也是少数。
3、肠道感染传播途径: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自然寄主﹐病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通过手指﹑餐具和食物)传播扩散。感染者的咽部和肠中有病毒存在﹐从粪中排病毒的时间较长﹐可持续几周。粪-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偶然也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病毒在污水中存活的时间甚长。
4、肠道感染如何预防,做到不喝生水、不洁之水。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物。剩饭菜尤其是放在冰箱里保存的食物,一定要蒸煮热透再食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而且要用肥皂等清洁剂认真彻底清洗。做到勤洗澡勤换衣。生吃果蔬要洗净,最好应用专用洗涤剂清洗。为清除残留农药,要延长清洗浸泡时间。不饮用“四无”食品饮料,即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产品。尤其软包装的冰水、冰块更易引起腹泻病发生。一旦出现有腹泻、呕吐的病人,要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不要怀着侥幸心理延误病情。身边有肠道传染病患者时要进行隔离。尤其对患者粪便、呕吐物等要处理好,避免造成水源和食物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