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补益,是中医养生的方法之一,中医专家指出按摩方法补益养生,主要功效主要表现在下面的两个方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按摩进补的方法的记载,如这一时期成书的《素问·离合真邪论》中就有:“不足者补之……必先们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令神气存,大气留之……。”南北朝时,大医家陶弘景在其《养生延命录·导引按摩》中记载了啄齿、漱唾、按耳、引耳等,以此来补脾胃,益肾精。唐代大医药家孙思邈不仅留给后人两套完整的按摩补益养生之法,还十分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
一、平衡阴阳
中医学认为:按摩在辨证的基础上,针对机体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手法,在一定的经络、穴位上加以实施,以促进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营卫气血之化生。即运用按摩手法补益阴阳,使机体的阴阳达到平衡;调节人体的阴阳是养生的重要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强调人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善于保持并调节自身的阴阳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按摩可以引阴人阳,引阳人阴。按摩的手法也有阴阳之分,推、揉、抖为阳,点、按为阴。
现代研究发现强而快的按摩手法可以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而轻柔的、缓慢的按摩手法可以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按摩对人体的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按摩补益最根本的就是要遵循“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朝的原则”。针对人体阴阳失调、阴阳不足的情况施用不同的手法,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柔、或刚,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积聚者散之,亏虚者补之,壅滞者通之。以纠正机体失衡之阴阳。
二、调和脏腑
在五行的学说中,按摩则依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补其不足,协调脏腑,以达到阴阳平衡。中医学同时认为:按摩对各脏腑有着直接的补益作用。按摩可以养心宁神,益肾固本,按摩可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按摩还可以补肺润燥,对人体五脏起着十分显著的补益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按摩具有补益的作用,按摩增加了血液循环,改善了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
如头部的按摩,增加了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可以增进智力,防止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按摩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改变了胃肠道蠕动的速度,增强了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按摩还可以改善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等等,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