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养生

七月进入"长夏" 中医支招防暑祛湿健脾养生

导读:当湿邪之气侵犯人体后,会影响脾胃消化功能,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则会进而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因此暑天养生重在健脾化湿、养护脾阳。

健脾祛湿之按摩法--摩脾经、揉板门、捏脊、摩胃脘

程氏针灸第四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程凯针对小儿和成人分别介绍了简便易行的穴位按摩方法。

小孩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在暑热天气容易出现没有胃口、饮食无规律等现象,此时可以按摩孩子手上的一个穴位--脾经:在拇指第一指间关节靠近指尖的指腹部位,顺时针轻轻旋转磨动此穴位200-300下,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另外,在孩子手掌大鱼际的正中间有一个穴位叫板门,揉板门也是一个消食健脾的好方法。第三个方法是捏脊,在孩子脊柱两侧由下向上依次捏动,捏起皮肤往上依次捻动,捻动三下以后轻轻往上提一下,小孩会觉得有一点酸疼,捏脊三到五遍后往往脊柱两侧就会轻微发红,这就可以了。

至于成人,程凯建议平时可经常摩腹,特别是胃脘部。轻轻地磨动而不是揉,用手掌的温热即可帮助刺激胃的消化功能,以此呵护脾阳。

健脾祛湿之刮痧法--背部刮痧

炎炎夏日加之闷热潮湿,人体多感觉粘滞不爽,往往也就容易贪凉,即使满身大汗也毫不忌讳吹空调。殊不知如此寒热激变,人体开泄的毛孔瞬间闭合,反而容易引起中暑。而且,中医理论认为,毛孔骤然强制闭合相当于把外在的寒气凝聚在皮肤表面,正是现在很多皮肤病高发以及受风面瘫的一个原因。专家介绍,民间的刮痧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容易受风和感受暑热之气的部位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的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到8下,不必强求出痧,同样可以起到效果。背部刮痧能够帮助预防中暑,也可以用于缓解中暑后的热症。

结语:虽然暑热难耐,但中医养生保健强调顺其自然,因人而异。中医认为“动汗可贵”,夏季不出汗则会憋出一身病。炎夏出汗恰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如果刻意贪凉减少正常的排汗,反而会对人体造成很严重的危害。适当运动可以增进脾的运化功能,促进体内湿邪的排出,有利人体安度“长夏”。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