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养不起,新妈妈要跳楼自杀
案例:发病率30%专业治疗的却很少
调查
专家分析,徐冰很早就出现产后抑郁的征兆,失眠、早醒、食欲不振等,如果家人能早点意识到这点,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就不会发生这惊险一幕。
事实上,产妇出现心理问题很普遍,部分人会因此患上产后抑郁,不但不能照顾孩子,还会失去自理能力。病情加重后,将落下抑郁症的病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遗憾的是,市民对产后抑郁了解不多,每年到该中心寻求专业帮助的产妇仅10人左右,且都已病情相当严重,出现自杀倾向。
近日,记者走访市内几家大医院妇产科。在市一医院妇产科,35名等待产检的孕妇都表示听说过产后抑郁,只有16人对此有所了解,3人担心自己会患上产后抑郁。
医院妇产科,17名等待产检的孕妇中,13人听说过产后抑郁,11人表示对此有了解,4人担心自己会患上产后抑郁。21名等待产检的孕妇中,20人听说过产后抑郁,18人对此有所了解,7人担心自己会患上产后抑郁。
陪同这些孕妇做产检的家属,大多是老公或妈妈、婆婆,基本上都不太了解产后抑郁,有的甚至很不解:“生个孩子而已,怎么会抑郁呢?把问题想得太严重了吧!”
产妇对产后抑郁的感受相对较深。在市妇幼保健院的妇女保健科,有不少来做产后复查的新妈妈,记者随机调查了30人,竟有21人担心自己患有产后抑郁。29岁的姚女士说,婆婆特意赶来伺候自己坐月子,但她能力有限,什么都不会做,总是怯生生的样子,孩子还是得自己带。一想到产假完后自己要上班,婆婆在家带不好孩子,姚女士就很焦虑,急得成天在家乱发脾气,“我可能就有产后抑郁”。
不少新妈妈表示,生完孩子后情绪很糟糕。有人担心宝宝生病,整夜不能入睡;有人感觉受到老公忽视,既无助又委屈,心情低落;有人担心身材无法恢复,但为哺乳还得不停吃饭、喝汤,心情烦躁……大部分人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这些不良情绪会慢慢减弱、消失。
从生理角度分析,怀孕时,妇女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分泌逐渐增加,在产后3~5天会急速降至基础水平,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心理角度分析,妇女生产后,对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产后育儿知识及经验不足,也会产生较强的挫败感。
从社会因素分析,丈夫的关心程度、产后家庭和睦程度、孩子照看情况等,都对产妇心理造成影响。如果小环境有缺陷,也容易促发产后抑郁症。
“坐月子”时,产妇面临生理、心理方面巨大改变,也是家庭矛盾开始出现的阶段,如果不能顺利调整,这些不良因素集中爆发,引起产后抑郁的可能性最大。如平稳度过产后6周,产妇生理、心理状况逐渐平稳,适应“升级”当妈后的新生活,心理也会逐渐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