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幸福的孩子,成年之后也会受到一些影响,甚至会影响成年后的健康生活的质量,尤其是在童年时期有过常常被欺负经历。
根据台湾的一项研究发现:言语和关系欺负的威胁性最大,影响不一定会随时间而淡化,反而可能随时间发酵加重心理创伤,在大学时期发展成中重度忧郁症的机率,达到28%至38.7%,家长和教育单位应予以重视和防范。
曾经被欺负?45.7%大学生说YES!
国际期刊《儿科医学期刊》日前刊载一篇由中国台湾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发表的研究,以健康生活质量的观点切入,针对1439名台湾大学生进行不同求学时期欺负经验的探讨,且进一步了解不同欺负型态及角色与大学生健康的关系。
结果发现,在肢体欺负、言语欺负、关系欺负(社交排挤、散播谣言)和网络欺负等4种型态中,高达45.7%台湾的大学生,曾在大学和中小学时期遭受任一型态的欺负。而大学前和大学时期皆曾被言语或关系欺负者,呈现较差之社会关系生活质量,不仅人际关系受影响,亦获较少的社会支持。
欺负经验1+1 负面影响大于2
专家进一步表示,早期的欺负经验随着时间发酵,日后可能透过忧郁症表现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且关系欺负比言语欺负更严重。
研究结果提到,中小学和大学时期皆受言语欺负者,轻度忧郁比率达47.2%、中重度忧郁比例为28%;两时期接受关系欺负的人,大学出现轻度和中重度忧郁的比例同样是38.7%。
研究团队成员的助理教授表示,先前欺负受害经验之潜在影响,可能会在二度伤害后产生加乘作用,进而诱发其对健康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建议家长和教育单位将大学前曾被欺负者,视为高关怀族群,发展预防措施。
欺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比想象中来得长久,除了中小学的欺负经验会影响大学时期的健康生活质量,大学时期的欺负经验也会影响到毕业后的职场生活,甚至遭受职场欺负,引发或加重忧郁的问题。因此,在任何求学阶段,若自己或同侪遭受欺负时勇敢通报,需了解通报不是懦弱的表现。学校也应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让校园欺负事件能浮出台面,检讨改善以降低欺负的危害。
欺负加害者本身也是受害者
专家表示,欺负的受害人常因复原力差,生活质量低,出现愤怒、痛苦、羞耻、忧郁、自尊低落、悲观思维、饮食不正常等表现,未来可能变成加害人,甚至有报复攻击的情况。而加害人本身也是整体生活环境和经验的受害者,生活质量与10年前的常模相比,仍远远落后。
值得关注的是,若同时是受害人和加害人,未来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比单纯受害人或单纯加害人来得高。
童年时期,学生时期常常受欺负容易影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时,也会同时影响欺负者本身的心理健康。面对如今频发的暴力行为,家长和学校老师都应该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