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那个只有薄薄几页纸的小本子,上世纪一直是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物件。然而如今一些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一般就只给办个银行卡,存折面临“退休”,可对那些用了大半辈子存折的老年人来说,还是有点不习惯。
老人家:办存折却拿到银行卡
近日,年过八旬的李伯有一张活期存折需要换折,想继续办一张活期存折,可是位于沙太路的某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他办了一张银行卡。李伯很是纳闷,难道银行不给办存折了。
“如果用户没有特别说明,我们一般都给办银行卡。”银行工作人员解释说,现在存折面临“退休”,被小巧便捷的各类卡取而代之。
“我们用惯了存折,存折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存取记录,银行卡我不太会用啊!”面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解释李伯一脸的无奈。
随后,记者走访了工行、建行、农行、邮政等多家银行,工作人员都表示,存折可以办理,但均有“办卡不办折”的建议,而且在各营业大厅办理窗口,办卡明显多过办折。在同和一家工行银行营业点,记者打听如何办存折开户业务时,柜台营业员建议记者办卡。她称,存折只能到柜台办业务,银行卡不仅可以在ATM机和自助终端上自助办理业务,还可以刷卡消费。
老龄委:希望存折暂缓“退休”
“我用了大半辈子存折,每一笔进账出账都看得清楚,存折用起来很方便,用银行卡要交10元年费,用存折还不需要向银行交钱。”记者向养老院的老人了解使用存折的方便在哪里时,今年70多岁的左伯这样回答。
“我们尝试过教老人们用卡,但多数老人还是习惯用存折。”工商银行某网点客户经理说:“每月到集中发社保和退休金的时候,银行窗口前经常排长龙,一看就知道绝大多数是来领钱的老年人。”他也强调,老人取钱一般动作较慢,取一次七八分钟很正常,柜面工作压力不小。
记者了解到,随着货币电子化进程的加快,金融环境的不断好转,存折的功能缺失问题日渐暴露。相比之下,银行卡则实用得多。但是,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他们还是希望存折全面退市的脚步宜放慢。
市老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中老年市民习惯信赖“白纸黑字”的收支记账方式等原因,存折还是有需要它的人群。“拿着存折,看着上面的数字,我们心里才有谱,而且存折比卡好保管,不易丢。”
针对中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在接受新事物方面仍需要一定时间,该名负责人希望,银行尽量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逐步培养老人使用银行卡的意识,而不要急于让存折提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