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阶段其实很长。现在,“七十古来稀”已经变成了“七十小弟弟,九十不稀奇”。以65岁踏入老年计,下面还有两到三个十年,这段时间占了整个人生近三分之一呢。所以,要在自己还没有觉得太老的时候,为更老作准备。
首先,“用脚思考”。岁数大了,双脚比大脑重要,哪里都动不了脑子还在动很麻烦。人越来越老,最突出丧失的是行动能力,因此要决心走二三十年,一直走到不能走。最好的结果就是,不能走了,就是离开的那一天。记得朱德总司令讲过,他的父母一生都在田里劳作,有一天下不了地了,他们就离去了。这该有多么幸福啊!只要坚持让自己走下去,就意味着有行动和自主的能力,还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就能够得到幸福的终了。
其次,接受遗忘。年纪增长,人们常常为“记不住事”而沮丧。其实,人越来越老总是要忘事的,忘掉一些才好。人脑的“内存”也是有限的,忘掉了旧的,腾出了头脑里的书架,才能放上新书。所以,一定不要为遗忘而烦恼,要在内心抵御这一类挫折感,要告诉自己:“与英年早逝的人比,我已经是胜利者”。在精神上不沮丧,以胜利者自居,丢掉包袱,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喜欢尝试新东西。喜欢尝鲜(口味),喜欢新技术,喜欢新艺人,喜欢年轻人,喜欢新服装,喜欢新思想(著作)。不要停留在已经知道的事情上,不要重复一种广为人知的观点,不要怕打破自己头脑里的框框。60岁学照相,70岁学电脑,80岁学弹琴,90岁学朗诵,都是一点不晚的。一个人的智慧,包含着总是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再自觉地突破它们。不畏惧新东西,你就还有前方的路要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