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了读书这个好习惯,因为只有读书才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心境,让一个人心态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更要读书,因为时间充裕,合理的安排时间,让自己的晚年活的比较有内涵。
1、读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把生活中的孤寂变成享受。
人到老年,难免有这样或那样不顺心的事。这一切若能融入读书之乐的意境中,这些悲老叹息就会烟消云散。
2、读书可增加肌体活动。
大脑若经常不用就会萎缩,直接影响到全身各器官的衰退。老年人的大脑越用身体会越好,反之随着大脑的迟钝身体也会越来越差。许多老学者、老科学家、老艺术家耳聪目明、生命之树常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从不停止用脑。
3、读书能抵制不良习气。
一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天不读书、看报就无法打发那难以遣散的烦恼和无聊。读书占去了大部分的时光,填充了大脑的空白,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对酒当歌、热衷麻将、沉湎舞池……一个人远离了这些损伤身体的不良情趣,是何等舒适潇洒啊!
4、读书是良药,医愚又疗疾。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南宋陆游说:“病经书卷作良医。”读书是一种辅助药物疗法,它能帮助人化解抑郁,宽敞胸怀,收到药物不能起到的奇效。清代著名戏曲家、养生家李渔说:“余生无他癖,唯好读书,忧借以消,怒借以释,牢骚之气借以除。”书中表达的喜怒哀乐,还具有调节情绪、平衡人体阴阳的心理治疗作用。我国古代医学早就认识到书籍治病的道理,最早在《内经》中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之说。读书可以使人聚精会神,丰富知识可以抑制一定程度上的精神老化。宋代的陆游曾自荐己诗为人疗疾。
5、读书对培养子女大有裨益。
当前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对待孩子的学习奖惩分明,却不能够以身作则。若要正人必先正己,培养自身读书学习的好习惯,营造好的学习气氛,孩子就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家长自身的修养无形中对孩子早期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读书是一笔无形的智力资源。
老年朋友在空闲时间不妨多读一些书,尤其是要读一些心理、卫生知识、修身养性等方面的书籍,培养自身体质,加强人际沟通,多与同龄人交流,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不断从读书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但是老年人也不能一味的沉浸于读书之中,还是要进行必要的交流,和子女进行交流,和老伴进行交流,要两者相结合,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