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
大蒜马苋粥
[来源]民间方。
[材料]大蒜30克,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大蒜去皮,新鲜马齿苋洗净切碎,然后煮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可供早晚餐,温热食。
[功效]清热止痢。
[适用]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陈茗粥
[来源]《食疗本草》。
[材料]陈茶叶5~1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陈茶叶煮汁去渣,加入粳米共煮为粥。
[用法]上、下午温服。
[功效]清热止痢,消食化痰,兴奋提神。
[适用]食积不消,饮酒过量,赤白痢疾。
白头翁粥
[来源]传统方。
[材料]白头翁15克,黄柏10克,秦皮12克,黄连3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煎药,取汁去渣,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粥熟时调入白糖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温热服。
[功效]清热利湿,杀菌止痢。
[适用]细菌性痢疾、肠炎。
姜茶乌梅粥
[来源]《世医得效方》。
[材料]生姜10克,乌梅肉30克,绿茶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前3味煎煮,取汁去渣,加粳米煮粥,粥将熟时调入红糖即可。
[用法]每日2次,温热服。
[功效]温中散寒,杀菌止痢。
[适用]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