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是来源于喉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喉癌为喉鳞状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喉癌的发生与吸烟、酗酒、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及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因此男性较女性多见,好发年龄为50~70岁。
喉癌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窦癌,居第三位。组织学上喉癌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95%~98%,腺癌少见,约占2%,未分化癌、淋巴肉瘤、纤维肉瘤少见。喉鳞状细胞癌依其发展程度可分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三种类型。
原位癌较少见,经过一段时间可发展成浸润癌;早期浸润癌一般是由原位癌突破上皮基底膜向下浸润,并在固有层内形成癌巢;喉浸润癌绝大多数为高分化鳞癌,癌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角化现象和细胞间桥,在癌巢中心可见角化珠,低分化鳞癌少见。有时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称为梭形细胞癌,癌细胞排列紊乱,不形成癌巢,颇似肉瘤。疣状癌属于喉浸润型鳞状细胞癌的一个亚型,较少见,占喉癌的1%~2%,肿瘤向喉腔呈疣状生长,形成菜花样肿块。镜下多呈乳头状结构,为高分化鳞癌,可见不同程度的局部浸润,生长缓慢,转移少见。
经常吸烟的人大多都有咽炎的经历,因此当喉咙不舒服的时候很可能就当咽炎处理,随便吃点药罢了。今年76岁的老人郭某就是这样,几年前老人发现喉部不适,经多家医院就诊,认为是咽炎,吃些药,打些针,慢慢就会好的,到了几个月后,已经发展到精神状态不好,吃饭吞咽困难的地步,淋巴也成了块状。随后到北京某医院检查,结果是喉癌,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否则只能有三、二个月的存活时间。
不过如果进行手术治疗,作为手术治疗喉癌的后遗症,郭某将再也不能说话了,失去声带的他在手术治疗后就会失去发音功能。他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于是就决定拒绝手术回家,还可以为子女减轻经济负担。幸运的是他在子女的劝说下配合医生坚持治疗终于有所好转。
近几十年来,随着放射技术和设备的改进,放射治疗已成为临床喉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某些早期患者,可以用单纯放射治疗以达到治愈目的,也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性治疗,增加和巩固治疗效果,以弥补手术治疗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