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要到来了很多家长都在为宝宝挑选学习班,因为家长想培养宝宝的一些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但是如果让宝宝过度的学习压力增大,对于一些年龄尚小的宝贝有可能会产生多动症,但是这些家长并不知情。为了使更多的家长明白这些我们具体的对多动症了解一下。
“这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兴趣班报了好几个,一个也不好好学,而且还专门捣乱,让老师也没办法,真是愁人啊。”这是一位家长对自己上8岁的儿子感慨。
其实,家长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们来说,这样那样的安排,承受不了,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每天除了上课外,还要应付家长安排的各种课外辅导班,原本天真烂漫的童年被无休止的学习所取代,使孩子天生好玩的个性被压抑。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完全打破了家长的初衷。
大部分多动症孩子的初期症状多是"调皮捣乱",但是家长往往不把这些表现当做病症,每年寒暑假过后,儿童多动症的患者平均增加了二三成左右。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压力过大,无法正确选择释放的方法,就表现出多动症、抽动症。
针对有“多动症”倾向的学龄前儿童,家长不应过多安排他们上各类兴趣班,最好精选一到两个兴趣班,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又能使其集中注意力。孩子犯错一般都不涉及品行问题,因此家长和老师不要对其过分限制,应让其发挥自己的天性。
多动症的出现不但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更给患儿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找出多动症患儿所表现的症状有哪些能够帮助患儿及时发现病情,进而及时检查和治疗,将多动症给孩子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1、注意力差:
多动症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课,易受环境干扰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个转到另一个。做作业时也不能集中注意力,边做边玩,不断改变的任务,并且不断地喝,吃在地上中断的作业,因为行动拖拉使作业拖时间明显延长。儿童多动症较轻会出现注意力轻度分散,可以是对感兴趣活动集中注意,比如看电视、听故事,等等;严重的注意缺陷时,任何活动可以无法集中注意力。
2、活动过度:
对于多动症患儿所表现的症状还包括活动过度,是指患儿现有活动水平超出了与其发育相适应的应有的水平,可出现在不同年龄阶段。婴儿期,患儿格外活泼好动,如爱从推车内向外爬、开始走路时常以跑代步等;幼儿期症状更为明显,如坐不住、登高爬低、翻箱倒柜等;学龄期更为突出,患儿难以安静坐下听讲,或在座位上动来动去,或不停玩弄铅笔、橡皮、书包带,或主动与同学说话,或未经允许离开座位。儿童多动症还异常喜欢奔跑喧闹,且话语较多;青春期后,患儿可主观感到坐立不安,但小动作减少。
3、任性冲动:
多动症患儿做事常不考虑后果,而显得任性冲动。如常未经老师允许,而抢先回答问题;经常打断他人谈话,不分场合及人物;经常干扰他人活动,且不考虑后果;登高爬低或奔跑打闹,而不考虑周围的危险因素,便可经常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与此同时,患儿异常任性,有时会出现反抗或攻击性行为。
温馨提示,通过阅读上文我们了解到了如果家长让宝宝过度的学习,压力过大很容易使宝贝患有多动症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虽然应该多培养一些宝宝的兴趣,但是更应该多与宝宝沟通交流。要让宝宝家里轻松的玩耍学习,这样才可以减少多动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