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一种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疾病,多见于一些儿童的身边,由于受到了这种疾病的伤害,所以他们会有发热的症状出现,并且容易传染给他人,这种疾病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该病的相关预防措施有哪些。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全身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儿童为多见。病人在出疹的同时,多伴有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颊黏膜出现柯氏斑等表现。冬末春初,及时做好本病的预防工作很有必要。
管理好传染源麻疹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管理好麻疹病人是控制麻疹传播的重要环节。处于传染期的麻疹病人最好住院治疗,如无住院治疗条件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家治疗。患有麻疹的人最好不要外出,更不要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没出过麻疹的儿童尽量不要与麻疹病人接触,以免受到传染。
切断传播途径对麻疹患儿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是因为麻疹病毒在阳光直射或空气流通的环境中20分钟左右便可失去其致病能力。对于患儿用过的衣物、被褥等要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样有利于消灭麻疹病毒。接触过传染期患儿的人再去接触易感者时,应做好消毒工作,以除去沾染的麻疹病毒,避免将其传染给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者除半岁以内的婴儿和隐性感染者外,凡是没有出过麻疹的人,无论年龄、性别,均属易感者。在麻疹流行的季节,家长对已患麻疹的儿童应停止送往幼儿园,以免传染他人。周围的易感者应及时接受被动免疫,一般在接触传染源5天内注射足量抗体能够有效阻止发病。目前,多采用麻疹活疫苗进行应急接种,在病毒感染早期接种该疫苗能有效控制发病,即便在晚期接种也不会加重病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发于6个月至5岁小儿。开始表现有发热、流泪、流鼻涕、双眼发红、怕光。检查可在小儿口腔两侧颊粘膜上发现白色小点,周围发红,此称为麻疹粘膜斑。发热第3~4天,小儿出现红色皮疹,开始出现在耳后、面部,逐渐向全身发展,此时体温较前更高,还可能有呕吐、腹泻、咳嗽等表现。出疹3~5天后,全身皮疹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体温下降,病情好转。患麻疹时可合并有肺炎、喉炎、脑炎,还可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麻疹脑炎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发病与麻疹轻重无关,可发生在麻疹的任何时候,但以出疹后2~3天较多。患麻疹脑炎的小儿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嗜睡、肌肉抽搐、不能低头等。如果病变范围广,还可出现瘫痪、运动障碍、兴奋不安、语言及睡眠障碍、视力减退等。麻疹脑炎患儿死亡率为10%~25%,50%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癫痫、性格改变、情绪不稳等。
因此家长应按期带小儿进行预防接种,防止麻疹发生。如小儿出现上述早期症状表现,应到医院进行确诊,对麻疹患儿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如在患病过程中,小儿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抽搐应检查脑脊液和脑电图,如确诊为麻疹所引起的脑炎,要积极抢救,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减轻智力损伤。
了解了上面的这些介绍之后,我们知道了如何来进行小儿麻疹的预防工作了,预防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预防就可以避免出现小儿麻疹的症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去注意孩子的卫生情况,要注意他们平时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