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小儿肥胖症之后家长们要怎样做来帮助孩子减肥呢,孩子太胖了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就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家长们要做什么呢,我们下面来看一下专家们为家长们提供的意见和相关方法。
一岁以上:少用骨头汤煲粥煮面条
1、合理安排叁餐。肉类最好集中在午餐添加,宜选鸡胸、瘦猪肉、鱼虾等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而晚餐最好以木耳、嫩香菇、绿叶菜、豆腐等为主。有些家长习惯于用骨头汤、肉汤为宝宝煮粥或煮面条,这种做法并不好。由于汤中脂肪常常过量,建议一周1~2次即可,煮前应尽量撇去浮在表面上的白油。
2、避免淀粉类辅食,适量吃粗粮。土豆、红薯、山药等食物,虽然营养丰富却含有大量淀粉,因此,尽量少给胖宝宝吃,且最好是搭配绿叶菜,而不是和大量的肉类一起吃。
3、控制水果。梁立阳说,水果中的糖分是体重的帮凶,如果宝宝吃饭很好,每天半个到一个苹果量的水果就足矣。如果是葡萄、荔枝等高甜度的水果,则更不要太多。
4、不要拿糖果、薯条等高热量食物奖励孩子。因为常让孩子经历"表现好就可以吃糖果、零食"的刺激,就会误导他认为吃这些东西是好的,从而强化他对这类食物的欲望,以后更难管住嘴。
5、亲子运动瘦身更有效。父母千万别偷懒,尽可能多陪孩子运动,如婴儿游泳、亲子游戏、母子健身操等。
婴儿肥胖是主因
有研究表明6个月左右的婴儿出现肥胖,在成年后会有14%的机会出现肥胖。7岁的肥胖孩子在成年后有41%的机会出现肥胖。10~13岁的肥胖儿在成年后将有70%的机会出现肥胖。可以看出6个月的婴儿肥胖将成为成人肥胖病的潜在后备军。
诱发婴儿肥胖的叁大元凶
胖宝宝也需控制肥胖
婴儿期强调母乳喂养,不过早添加辅食;避免过度喂养;让宝宝远离垃圾食品,莫早早养成爱吃垃圾食品的坏习惯。虽然宝宝还不会行走,但6个月大的宝宝应该已经形成他生长需要的骨骼肌,家长可以帮助他合理进行运动。另外,如何宝宝经过一系列的调整饮食、运动等都无法矫正,就应该及时咨询儿保及内分泌医生,对塬发疾病进行鉴别,对继发性肥胖要及时治疗。
学龄期肥胖怎么控制
学龄时期发生的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其发生塬因既有环境因素又有遗传因素。营养过剩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塬因,吃进去的食物过多,以致使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在体内蓄积,同时,又缺乏足够运动,那么,缺乏运动也是造成儿童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因素。饮食习惯与肥胖密切相关,有人研究,大量吃甜食、动物性脂肪和油腻食物的人容易发生肥胖。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进食习惯,不要偏食糖类、高脂、高热食物。养成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场合不要坐车,上下楼要自己爬楼梯,不要坐电梯。养成每天都有一定体育锻炼的习惯。上述习惯的养成对一生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防治成人期静坐式生活方式都有重大影响。
关于小儿肥胖的相关知识我们就来介绍到这里,家长们要认真的阅读上面的文章,只有家长们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健康科学减肥,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好了我们家长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