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小儿感冒

夏季常见传染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导读:就医指征:菌痢常因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无论是哪种情况,爸爸妈妈都应该将婴儿及时地送往医院,不可小视。

夏季天气候湿润而起温度偏高,为种细菌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因此家长要进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下面说说夏季常见传染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主要由痢疾杆菌引起。一般来说,2~7岁宝宝的发病率最高。

一般来说,菌痢可分为3种,分别是急性普通型、急性中毒型和慢性痢疾。

普通型痢疾最为常见,发病特征为:起病急,腹泻、腹痛,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脓血便或黏液脓血便。

中毒型痢疾表现为:起病急、高热、精神萎靡、反复抽风、嗜睡,甚至昏迷。病情重的宝宝可能会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心音低弱甚至休克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因此若有以上症状出现,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将宝宝送往医院。

慢性痢疾多由急性菌痢迁延不愈引起,病程超过2个月。表现为食欲低下,腹泻、腹部阵痛,宝宝身体较虚弱。

就医指征:

菌痢常因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无论是哪种情况,爸爸妈妈都应该将婴儿及时地送往医院,不可小视。

预防措施:

预防菌痢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宝宝吃不干净的食物,给宝宝喂牛奶或者其他乳制品时一定要将其煮沸、消毒,绝对不要给宝宝喝剩奶;让宝宝从小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勤剪指甲,不让宝宝用牙咬指甲或吸吮手指;另外,提倡用母奶喂养宝宝,尤其是在宝宝患病或病后更应坚持母乳喂养。平时做到勤换尿布、勤晒被褥也可以控制细菌传播。

伤寒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由感冒引发的体寒不同。其发病范围主要是学龄期宝宝,周岁以下宝宝较为少见。

宝宝在患伤寒后的第一周体温呈梯形上升,第二周呈高热,持续1~2周,最长可6周;脉缓;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高热时伴谵妄、嗜睡;部分病例于第二周皮肤可出现淡红色玫瑰疹。

当宝宝患病后,要让他卧床休息,并保持大便通畅,热退后酌情轻度活动,饮食以高热量、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宜,必须为流质、半流质无渣饮食,以便容易消化;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给养。

如果宝宝高热持续不退,可以用酒精掺水擦浴、头枕冰袋,或者额部放冰袋降温。

在宝宝发病期间,应保持宝宝的皮肤和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就医指征:

要注意一旦宝宝腹部和腹痛严重,应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原因不明地持续发烧,也要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措施:

平时,不要给宝宝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瓜果,生食的瓜果一定要洗干净;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勤为宝宝洗手。

疟疾

疟疾是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热带和亚热带传染病,通常由感染了疟原虫孢子的蚊虫叮咬后进入到人体的血液而引起发病。

患了疟疾的宝宝会出现高烧和间歇性的寒颤、阵发性高热、寒战、出汗,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特征。

间日疟是疟疾里最为常见的疾病,潜伏期为10~12天,有微热、无力、全身酸痛,发作为隔日一次,先寒战、后高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发抖、高烧,面色赤红,头痛,数小时后,大汗淋漓,热退,症状缓解,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脾大。

宝宝年龄越小,症状越无定型,到5~6岁以后表现和成人疟疾相似。

宝宝疟疾发作一般间隔无规律,发冷期仅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无寒战。发热时常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夏天的时候,疟疾是很容易诊断的。

就医指征:

恶性疟疾常伴有胃肠病与休克等症状,病势凶险,不可大意,爸爸妈妈应及时送宝宝去医院救治。

预防措施:

大力消灭蚊虫,用蚊帐或蚊香防止蚊虫叮咬宝宝。

红眼病

红眼病又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

红眼病有传染性强和发病急的特点,健康宝宝的眼睛如果无意中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脸盆、玩具等就会受到传染。常在感染后1~2天甚至几个小时内两个眼睛先后红起来,引起眼球结膜和眼睑结膜充血,伴有眼分泌物多,流泪,有异物感,眼内烧灼样疼痛等。

患有红眼病的宝宝会双眼先后发病,眼睑红肿、眼结膜充血和出血、眼睛发痒、怕光、流泪、眼屎多,一般不影响视力,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就医指征

爸爸妈妈如果发现宝宝感染上了红眼病,应及时带他去医院请眼科医生诊治。红眼病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变成慢性结膜炎。宝宝发病后,爸爸妈妈要做好室内用具、玩具、毛巾等物品的消毒。爸爸妈妈也应该勤洗手,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预防措施:

在平时,爸爸妈妈应该教育宝宝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毛巾专用,不让宝宝用脏手揉眼睛,勤给宝宝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眼屎多时,要用干净手帕或纱布为宝宝轻轻拭;游泳要注意卫生的泳池。

乙脑

乙脑又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2~6岁的宝宝最容易得病。患病的宝宝常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症等特征,患病严重的宝宝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受感染的动物(猪和其他家畜),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在发病初期宝宝通常起病情较急,发热39℃~40℃以上,汗少、嗜睡、精神萎蘼等;后期体温持续高热,可出现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抽搐。

护理患了乙脑的宝宝,爸爸妈妈首先要保持病室的安静,注意宝宝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褥疮

就医指征:

一旦宝宝出现体温居高不下、精神恍惚、呼吸急促或困难、脉搏紊乱、血压过高、瞳孔放大等状态,应立即就医。宝宝高烧时可用30%的酒精给宝宝擦浴,在腹股沟、腋下、颈部放置冰袋,或用降温床或冷褥。

预防措施:

预防乙脑的最好办法是预防接种,让宝宝按时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北京地区宝宝1岁时首次免疫1针,2岁时接种第二针;6岁时再加强接种1针,除7~9月外,一年其他时间都可以接种。另外需要注意灭蚊。

让宝宝安然地度过夏天,爸爸妈妈必须认真学习上述知识,并做好预防。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