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很多,其实每一个新生儿都有黄疸,家长们也许会很惊奇,但是这是事实,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如果不能照顾得当的话,孩子很可能会更加严重,所以我们就来好好的学习一下这些知识吧。
为什么会出现病理性的黄疸?
1.胆红素生成过多,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3.胆汁排泄障碍。怎么治疗黄疸?1.光照疗法。是降低未完全成型的胆红素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宝宝睡卧在治疗光箱中,对该保护的器官用物品遮蔽好,就可以开始用单面光或者光面光进行治疗,一般治疗时间不会太长,两到四天,宝宝的胆红素降到7mg/dl就可以停止治疗了;2.换血疗法。因为换血的风险比较大,也有可能在此疗法治疗中,宝宝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该疗法主要是通过换血,换出已经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的情况。3.药物治疗。因为宝宝还比较小,一般不推荐药物治疗。4.食疗法。5.益生菌疗法。
新生儿出现黄疸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80%的早产儿,60%的足月儿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们不用过于紧张,因为轻度的黄疸对新生儿有保护作用,特别是眼睛和皮肤上的黄疸,可以使宝宝免受自由机体的损害。
孩出现黄疸,父母莫要惊慌,以下四个方面可以帮助家长们鉴别黄疸的类型:
一、胆红素浓度的高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12.9mg/dl,即为病理性黄疸。
二、黄疸出现时间的早晚。通常新生儿出生24小时以内出现的黄疸,多数为病理性黄疸。
三、黄疸发展速度的快慢。血清胆红素浓度每天上升超过5mg/dl,即为病理性黄疸。
四、黄疸持续时间的长短。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14天后就可自行消退,若持续时间超过2至4周,或退而复现,即为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可继续母乳喂养
病理性黄疸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溶血性、感染性、阻塞性等。胆红素主要是从肠道排泄的,由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新生儿对胆红素的代谢,促使胆红素肠肝循环的增加,从而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若要判断新生儿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首先要在排除掉其他因素之后,停止母乳喂养三天。若胆红素浓度降下来,再继续进行母乳喂养。此时胆红素浓度又回升上去,便可确诊为母乳性黄疸。
因此,确诊是母乳性黄疸后,只要黄疸的程度不超过正常范围,同时宝宝没有不适表现,就可以不作处理,继续母乳喂养即可。
每一个新生儿都有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网传其发病率为50%,早产儿更是高达80%,
事实上,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甚至不能称之为是一种病,所以说发病率为百分之几是不合理的。原来,胎儿在母体里主要是通过静脉供氧,氧浓度很低,这就相当于高原低氧环境一样,所以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浓度特别高。新生儿出生之后,氧浓度大大升高了,就要把多余的红细胞破坏掉,而红细胞里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从而引起未结合胆红素的增高。这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这么多的胆红素。
对于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吧,希望家长们可以很好的学习和阅读,要知道只有家长们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远离各种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