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7天,多为2~4天。临床症状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较轻为主要特征。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前驱期有乏力症状,很快出现高热(可达39℃~40℃)、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可伴或不伴鼻塞、流鼻涕、咽喉痛、干咳、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局部症状。
流感病程通常为4~7天,少数患者咳嗽可能持续数周之久。
儿童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成人多见。
新生儿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发热仅为轻或中度发热,全身及呼吸道症状都较轻,2~3天内可自我恢复或痊愈。
肺炎型流感起病初与典型流感症状类似,但1~3天后病情迅速加重,出现高热、咳嗽、胸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及心、肝、肾等多器官衰竭,抗生素治疗无效。
这类流感多发生在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在病程5~10天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治疗难度极大,死亡率较高。
脑膜脑炎型,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表现;
心肌炎型和心包炎型,病毒侵袭到心脏的心肌或心包,可能出现胸闷、胸口痛等症状,化验提示心肌酶异常,心电图检查提示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肌炎型,仅发生在儿童患者,出现有肌肉疼痛、压痛、肌无力,尿液呈茶色或深红色,化验显示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这些都提示有横纹肌溶解。
在流感的症状识别及诊断过程中,重症或危重症流感的诊治非常重要。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痰或胸痛;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合并肺炎;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呼吸衰竭;
急性坏死性脑病;
脓毒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不全;
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对于患者来说,当身体出现这些警告信号时应立即就医。
儿童患者:
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口唇发绀;
胸痛;
严重的肌肉疼痛(孩子拒绝走路);
脱水,8小时无排尿;
癫痫发作;
40°以上发热;
在12周以下的儿童中,任何发烧;
退烧或咳嗽,但随后又复发或恶化;
慢性疾病恶化。
成人患者:
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胸部或腹部持续疼痛或压力;
持续的头晕,疲劳,无法唤醒;
癫痫发作;
脱水;
严重肌肉疼痛;
退烧或咳嗽,但随后又复发或恶化;
慢性疾病恶化。
发热门诊、急诊、呼吸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
医生通常通过流行病学史、患者症状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7天内在无有效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疑似或确认的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或属于流感样病例聚集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的传染他人的证据)、有典型的流感症状表现,同时排除了其他可引发类似表现的疾病。
有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检测结果阳性即可确诊流感: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流感抗原检测阳性;
流感病毒培养分离阳性;
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