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乌豆、
黑豆、橹豆、马料豆。[性味]性平,味甘。[功效]补脾,利水,解毒。[宜食]适宜脾虚
水肿、
脚气浮肿者食用;适宜体虚之人及小儿
盗汗、自汗,尤其是热病后出虚汗者食用;适宜老人肾虚耳聋、小儿夜间遗尿者食用;适宜妊娠
腰痛或腰膝酸软、白带频多、产后中风、四肢麻痹者食用;黑豆宜同
甘草煎汁饮用,适宜各种食物或药物中毒之人。《本草汇言》:“善解五金、八石、百草诸毒及虫毒。煮汁饮,能润肾燥,故止盗汗。”[忌食]小儿不宜多食。炒熟后,热性大,多食者易上火,故不宜多食。忌与蓖麻子、
厚朴同食。《本草纲目》:“服蓖麻子者忌炒豆,犯之胀满,服厚朴者亦忌之,动气也。”《随息居饮食谱》:“服厚朴者忌之,服蓖麻子者,犯之必死。”[按语]根据历代医家经验,凡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均可饮黑
豆汁以解毒。但经明代李时珍亲自实践,认为黑豆必与甘草煎汤服,才有解毒作用。李氏在《本草纲目》中说:“古方称大豆解百药毒,予每试之,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验乃奇,如此之事,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