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不通畅或阻塞后等引起的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的病理改变,并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物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畅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病因治疗,改善通气及清除中耳积液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2、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以自愈,所以不必过于担心。但应注意治疗鼻炎鼻窦炎,可以适当使用鼻喷激素、鼻内减充血剂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咽鼓管吹张治疗。
3、如果病情迁延不愈时间大于3个月,或者反复发作者,可以考虑做鼓膜切开及置管手术,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最长至1年可在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有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友情提示:有了疾病就要早发现早治疗,不要因为您的大意而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