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得了关节炎疾病时大家常会看到大夫开的检验中有一项类风湿因子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类风湿因子。是不是类风湿因子升高就等于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呢?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我们将做什么是类风湿因子为大家做个介绍。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针对免疫球蛋白lgG分子Fc片段决定簇的自身抗体。80%RA患者和约30%健康人体内部存在有产生类风湿因子的B细胞,在变形IgG或EB主要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类风湿因子。健康人产生类风湿因子的细胞较少,且单核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抑制类风湿因子的产生,故一般不易测出。在8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2%健康正常人(5%的老年人)其自身类风湿因子检测呈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增多。类风湿因子可分为IgM、IgA、IgG、IgE四种亚型。由于IgM型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而且具有高凝集的特点,易于检测,故临床上大多数医院主要测定IgM型类风湿因子为主。但是多数学者认为,IgM型类风湿因子的含量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相关度不高;IgG亚型类风湿因子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外症状密切相关。
正常健康人体内存在的类风湿因子,一般不容易检测出来。只有类风湿因子含量超过一定滴度(1:160)时才认为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因子正常值为0~20U/ml,这一范围就称为类风湿因子高(或阳性)。反复测得的高滴度的类风湿因子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可能性较大,而且患者病情处于活动期,关节骨质破坏较多见且严重。同时类风湿因子升高的情况也可见于其他风湿性疾病和蛋白质代谢、遗传异常、肿瘤、病毒感染以及有慢性抗原刺激的其他疾病。如干燥综合征阳性率达到50%,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阳性率达30%,硬皮病阳性率为27%。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高球蛋白血症、麻风及其他病毒感染的患者也会有一定数量类风湿因子的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是要靠一系列指标和临床症状来支持。类风湿因子阳性只是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里的其中一条。类风湿因子的特异性虽强,但也只是80%类风湿因子呈阳性的人最终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有部分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甚至关节已经变形了,但类风湿因子还是查不出来。当我们面对一个类风湿因子阴性但是怀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我们还需要检查CCP、AKA、APF、X线片、MRI等检查。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检测、IgA、IgG、IgE四种亚型的类风湿因子。由此可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并非百分之百都是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不一定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因此,类风湿因子阴性也不能说就不是类风湿关节炎。
专家提示:类风湿因子阳性不一定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呈现阴性也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应结合病史、症状、体征、检查以及病理等各个方面作综合分析。
另外专家提醒广大类风湿病患者,在治疗此病方面,首先,简单处理会延误病情,后果严重的话可能是终身瘫痪;另外要慎用激素药物治疗,因为它毒副作用大,长期使用会使患者产生赖药抗药性,一旦停用会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