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在一出生时就要对乙肝疫苗进行接种,由此可见,乙肝是一种对患者伤害不可估量并且高发的疾病,现在人们对乙肝预防的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是仍有人对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不了解,这有时会为大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新生儿第一针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12小时内注射更好。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
2、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3、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个月~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无应答或低应答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抗-HBs水平。
4、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乙肝疫苗。
5、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乙肝疫苗。
6、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乙肝疫苗。
7、低体重、早产、剖宫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打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因此应推迟接种时间。
8、乙肝疫苗与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宜同时接种。
①既往有乙肝病史。
②既往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检测指标中有1项及以上阳性。
③发热、急性传染病者、严重慢性病患者、有免疫缺陷的人、严重过敏体质者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不可接种乙肝疫苗。
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所说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好方式,但是大家依然不能够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在对疫苗进行接种之前,要对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知识都有了解,在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接种疫苗,这才是正确的疫苗接种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