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肝诊断方法有哪些?乙肝的诊断方法是很多的,尤其是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急性乙肝的诊断标准吧,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一.病原学诊断
因无症状HBsAg携带者较多,这些人再感染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或其他肝炎时,由于HBsAg阳性易误诊为急性乙型肝炎,所以确定诊断时应慎重。
二.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依据
①HBsAg阳性;②HBeAg阳性;③抗-HBcIgM阳性,高滴度(≥1:1000);④HBV-DNA阳性。
HBV感染的特点为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期较长(约45~160日,平均60~90日)。
不管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炎患者还是肝硬化患者,在复查或是常规体检中,B超、甲胎蛋白这两项检查绝不能省,即便肝功能检查正常,没有任何不适也不能放弃这两项检查。
临床中有不少乙肝患者是在肝功正常的情况下,甚至是反复检查肝功正常后,不知不觉患上肝癌。原因就是肝癌致病因素复杂,有的癌变是在没有任何征兆下悄悄进行的,可能没有不适症状,病情却在持续进展,只有B超、甲胎蛋白可发现潜藏的异常变化,早期发现肝脏癌变。
因此,肝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每半年查1次B超,它可发现小于1厘米的早期肝癌或是肝上结节。甲胎蛋白指标高的患者应增加检查频率,可变为3个月查1次甚至更短,必要时要做CT协助诊断。
急性乙肝诊断方法有哪些?现在诊断急性乙肝的标准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吧?其实急性乙肝相对于慢性的来说治疗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在第一时间诊断出来还是蛮有必要的,希望大家好好的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