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丰富多彩,文化源远流长。不久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跟随着摄影师的镜头,众多吃货们流着哈喇子,感慨着祖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百花竞放。
的确,如果中国人在吃上称第二,恐怕没人好意思称第一。不过中国人的餐桌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丰富多彩的,一代代前辈吃货们用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从世界各个角落搜罗美味,塞进自家厨房,于是才有了今天的八大菜系,几万种菜品。
初到中国的欧美人,常常爱逛菜市场,早年广州大小市场中端着相机、大呼小叫的西洋人,在本地人眼中看来就像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上了城的陈奂生没见过世面。其实往上追溯若干年头,面对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外来物种”,咱们自己也曾经大眼瞪小眼,被“胡人”、“番客”们取笑来着。
辣椒和胡椒
“南北夹击”抢了花椒的地盘
说起餐桌上的外来物种,胡萝卜、番茄、洋葱,几乎妇孺皆知。原因很简单,名字里写得很清楚。一般而言,菜名中有“胡”、“番”、“洋”这几个字的,皆为国外输入的品种。其中还有些规律,比如时间上,“胡”们大抵是两汉、南北朝时期传入,“番”们多在明代左右,“洋”则要晚至明末至清代;在地理上,“胡”泛指与中国接壤或接近的西域、北方诸国、诸族,“番”则相对较远,如南洋、欧洲,至于“洋”,看得出与海洋航运的进一步发展有关。菜名的演化,也是中国人对外交往方式变化、延伸的体现。
广东与海外交往的历史是很早的,目前已知至少在秦汉时期,已经有海路连通南海等地。广州考古学界的前辈麦英豪就指出,在西汉南越国的宫苑建筑中,大量使用石构部件的方式,有可能是受到同期的罗马建筑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可能有一条漫长的航路,连通起南中国海和地中海。
更广为人知的是,从当时的汉帝国心脏长安出发,穿过欧亚大陆,直抵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很多“胡菜”也就随着这样一些商贸线路传入了中国。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胡椒、辣椒(又名海椒、番椒、秦椒)这两种外来香辛料对中国土产花椒的“攻城略地”。南北朝时期,胡椒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与花椒分庭抗礼。到了明代,原产中美洲墨西哥的辣椒分别经陆路和海路传入中国,前者经西亚进入新疆、甘肃、陕西等地,后者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在南方的云南、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栽培,并沿内河航道一路北上西进,终于在中国大陆的中南、西南等地发扬光大。而本土的辛料花椒,渐渐萎缩成为川、渝一带的地方特色。至于其他的香辛料,如端午节使用的茱萸等,早已淡出中国人的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