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病 > 肝病检查

乙肝检查诊断,科学认识乙肝病毒

导读:急性乙肝很可能有极高的酶活性,慢性肝炎时alt会反复波动,而重型乙肝患者在胆红素不断上升时,其alt却在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酶疸分离,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乙肝检查诊断,科学认识乙肝病毒,在单位或者家庭组织的例行体检的时候,医生总会抽取血液样本检测,之后,就有人获悉患上了乙肝。不太了解医学知识的人,很可能会感到奇怪,怎么抽个血就有结果了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乙肝的检查和诊断到底是怎样进行的。乙肝这种疾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它的患病比例在10%左右,存在于所有人群中。不管是多大年纪的男性和女性,都有可能得这种病。而乙肝的治愈率仅为0.0001%,根据病情的复杂程度和轻重缓急,一般的治疗周期是3到6个月。乙肝是由肝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它的主要表现症状是转氨酶增高、恶心、食欲不振、瘦弱、乏力等。一般采用药物和饮食相结合的疗法。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肝必复、甘利欣、东宝肝泰、拉米夫定等。那么乙肝是如何检查出来的呢?一般来说,肝超声波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是乙肝的辅助性检查项目。而实验室的检查数据是诊断乙肝疾病的重要依据。黄疸期的乙肝患者,其血清胆红素逐日升高,可在1到2周的时间内达到高峰。而在黄疸出现之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就开始上升。急性乙肝很可能有极高的酶活性,慢性肝炎时ALT会反复波动,而重型乙肝患者在胆红素不断上升时,其ALT却在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酶疸分离,是病情加重的表现。AST约4/5存在于细胞线粒体(ASTm)中,而1/5则存在于细胞液(ASTs)中。当线粒体遭到损伤时,血清AST会有显着地升高,从而为判定肝细胞病变的严重性提供有力的依据。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