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咖喱,度日如年
记者和一些印度同行一起到外地采访,每次吃饭点菜的时候,他们都离不开咖喱,什么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羊肉米饭、咖喱鸡肉米饭、咖喱鱼排三明治、咖喱豆汤等。
一位学者曾对记者说:“印度人太爱咖喱了,没有了咖喱的饭菜,他们难以下咽;没有了咖喱的生活,他们度日如年”。记者的感受是,不喜欢咖喱的人,在印度也是度日如年。只要在印度吃饭,就无法逃离咖喱的“纠缠”,因为每家餐馆都必须以咖喱为主打食品,否则就只能关门歇业了。
释迦牟尼曾用咖喱治病
在印度生活久了,才逐渐了解到,印度人之所以对咖喱“爱之入骨”,并不仅仅因为其辛辣刺激的味道。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才是真正的可贵之处。
在印度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曾教人用树草的果实来调配长生不老药,并以其当初传教的地名“咖喱”作为这灵药的名称,所以释迦牟尼被认为是第一个做咖喱的人。但也有资料显示,“咖喱”一词源自印度南方语言泰米尔语,意思为“许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不管怎么说,地道的印度咖喱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
芥末子、黄
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制而成,其中黄姜是主料。正因为荟萃各种草本原料精制而成,所以咖喱的药用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