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硬化 > 肝硬化诊断

胆汁型肝硬化病人的诊断依据

导读:硬化性胆管炎此病少见,主要累及大胆管,上述免疫标志物阴性,且多有细菌感染性发热,胆管系统造影可帮助鉴别。

胆汁肝硬化的出现患者是要注意这种病对患者的伤害,胆汁肝硬化患者要及时发现这种危害大的病,尤其是胆汁肝硬化患者是要注意及时的诊断这种危害的疾病的,那么,胆汁型肝硬化病人的诊断依据?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一、慢性活动性肝炎

凡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伴有胆淤及组织学上有胆管异常者,应首先除外慢活肝,我国慢活肝胆淤型较PBC多见,短期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观察有助于区别这两种病。

二、硬化性胆管炎

此病少见,主要累及大胆管,上述免疫标志物阴性,且多有细菌感染性发热,胆管系统造影可帮助鉴别。

三、药物引起的黄疸

如氯丙嗪、甲基睾丸酮、磺胺、砷制剂等。多由个体过敏引起,有服药史,在服药后数周之内发病,黄疸可持续数年,常伴血嗜酸细胞增高,肝活检没有典型的PBC组织学表现。大家要认真对待肝硬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尿胆红素阳性,由于胆红素从胆汁中排出减少,粪胆原及尿胆原均减少。

(2)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碱性磷酸酶的来源是胆小管上皮,PBC可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有碱性磷酸酶的明显增高。

(3)血脂增高特别是磷脂和胆固醇增高最明显,甘油三酯可正常或中度增高。

(4)肝功能检查血清胆酸浓度增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早期注入维生素K

胆汁型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后可恢复正常,晚期肝功能衰竭时则不能矫正。血清白蛋白在疾病早、中期正常,晚期则减少;球蛋白增加。

(5)免疫学检查抗线粒体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0%~100%,可作为诊断的重要参考。此抗体在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阳性率为10%~25%,少数隐匿性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阳性。1/3患者有抗胆管细胞抗体,少数有抗平滑肌抗体和抗核抗体,1/2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IgM可增高。抗线粒体抗体、碱性磷酸酶、IgM三者并存对PBC有确诊意义。

2、胆道造影可用静脉法、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或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法,以除外肝外胆道梗阻。

3、肝穿刺活检活体病理检查,有确诊价值,但如胆汁淤积严重,或有出血倾向应慎重考虑,必要时行剖腹探查并活检。

温馨提醒:上面就是专家对胆汁肝硬化诊断的方法,胆汁肝硬化患者要做到及时的诊断这种严重的疾病,除了诊断患者要积极的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