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小,但因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肛肠疾病都不怎么重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约八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肛肠疾病,有的患者经过两三次治疗,还是复发了,饱受病痛的折磨,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请来专家为大家讲解相关知识。
诊断准确,治愈肛肠疾病之根本
相信大家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高涨?专家说,除了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的因素,从病理角度来说,各种肛肠疾病之间的常见症状有较多相似之处,给肛肠疾病的诊断带来很大麻烦。就拿便血来讲,痔疮、肠癌、肛裂、直肠息肉、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都有可能导致便血,这就需要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避免误诊漏诊,需排除其他肛肠疾病的可能,或排除其他严重病变。尤其是痔疮与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很相似,一般情况下,若没有经过准确的诊断,很容易把直肠癌当痔疮治疗,等到出现排便次数改变,腹痛,出现黏液便或者脓血便时,悔之晚矣。所以,只有确诊后有的放矢的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科学规范,治疗肛肠病之保证
许多人把痔疮等同于肛肠疾病,这是不正确的,肛肠疾病都很多种,每一种症状有所不同。就痔疮而言,也有内痔、外痔、混合痔之分,其中的外痔还有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4种。至于其他的肛肠疾病,如肛周脓肿,肛瘘等,一般人都是闻所未闻。对肛肠知识的匮乏,多数人觉得肛肠病是“小病”,在治疗时走了不少弯路。有人听信偏方,有人买点药随便处理一下,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治标不治本,更有甚者“聪明反被聪明误”。病没治好,反而拖延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专家说,对肛肠疾病的治疗,医生的过硬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是缺一不可的。比如在检查时使用的电子肛肠镜系统,让医患清晰、准确、直观地了解病情,帮助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完全避免了因传统检查带来不足而造成的病情延误,同时还可将病灶锁定后打印成像,为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提供可靠依据。它不仅能对直肠表浅病灶进行诊断,还可以通过内窥镜对体内病灶做活检、进行息肉切除等手术,达到诊治结合的目的。科学规范的治疗,先进的仪器设备,将患者的病灶部位一次性根除,和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创面小,痛感低,恢复快,患者也不用长期“遭罪”。
术后护理,肛肠病康复之关键
专家说,手术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术后护理就是“第二步”,同样的重要。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患者病情的治疗就告一段落,若想完全康复,还得靠后期的护理工作。肛门是人体最特殊最重要的一个外部器官,也是最容易生病的部位,与其它器官相比,它是最得不到重视的,尽管它负责的是最脏最累的工作,所以我们要精心的护理。术后要忌口,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要注意经常换药,临床中曾经有患者以为自己的伤口已经愈合,中断换药,导致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