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对痔疮的定义就是肛门直肠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的,既然是发生在静脉上的疾病,最典型的症状那就是流血了,当手术的时候,最危险的也是担心大出血,那么,如果术后大出血该怎么办?
专家指出,因痔疮失血而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有人认为是细胞内含铁酶缺乏所致。以上这些症状均可通过纠正贫血、治疗痔疮后消失。
痔疮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内痔脱出。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传统的看法称“绞窄性内痔”。但临床所见外痔,形成血栓的更多见,故多伴有疼痛。
现将方法及疗效总结如下:一旦发现痔术后大出血,采用在骶麻下缝扎止血法。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止血前的准备。用大号肛门镜扩开肛门,将乙状结肠、直肠内积存的陈旧性血液清除干净,并在出血创面上方0.5cm的粘膜作8字缝扎,检查无继续出血后,肛内放入紫草油纱条引流。术后3日内给予抗生素和止血药。痔术后大出血,以内痔结扎术后,痔核脱落引起的大出血最为常见,且止血困难。因病情急剧,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出血患者采用缝扎止血法处理后,未再次发生出血,全部治愈。
为了防止痔术后大出血,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切实掌握患者身体状况,特别对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的患者,认真做好预防,在术后痔核脱落期5~15天,若有出血迹象,应连续使用止血药物3~5天;
(2)术中认真仔细、规范操作,特别是掌握好注射疗法的剂量和方法,注射坏死剂、硬化剂时,操作不当,剂量过大,注射过深都能引起组织大面积坏死,诱发大出血;
(3)术后加强护理,严格用药,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活动,正确实施检查、换药。在进行指诊、肛镜检查或扩肛及换药时,严禁用力过猛而损伤正常组织,避免过早强拉结扎线造成组织撕伤,换药时避免用换药摄子直接接触创面,以免刺破创面造成出血,防止便秘,避免用力排便而引起大出血。
对于痔疮患者来说,另愿选择药物治疗,也不愿到医院手术,彻底清除病灶部位,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痔疮的治疗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不仅出血少,痛苦小,而且恢复快,您不妨试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