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忙于工作和事业,而骨质疏松也变得越来越年轻化,很多的年轻人也会患上该病,该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的多,我们一定要认真深入的进行了解,往下看来了解一下。
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骨质疏松
目前,最常见的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地松、泼尼松、氟氢松等。这是因为:(1)该药能促进人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钙、磷的排泄,从而减少蛋白质和粘多糖的合成,使骨基质的形成发生障碍。(2)该药能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及骨质的生成,可使骨小梁和成骨细胞的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骨质疏松。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是腰背痛,并极易发生自发性骨折。因此,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若出现难以解释的、逐渐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关节活动受限时,且疼痛与气候无关而与活动有关,均应考虑发生了骨质疏松。此时,患者应及时将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用,或改用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
肝素可引起骨质疏松
有资料显示,使用肝素,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超过4个月的患者,就有可能发生骨质疏松,或是自发性骨折。这可能与肝素能促使骨膜原溶解,或使某种酶受到抑制有关。预防此症的关键是要严格地控制用药剂量,避免大剂量、长时间应用肝素。
抗癫痫药可引起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因此类药物能促进维生素的降解,使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而导致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可使患者的骨容量减少10%—30%,进而有出现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的可能。因此,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应在用药的3—4个月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甲状腺激素可引起骨质疏松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粉等)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但应用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则会造成人体内的钙磷失衡,从而引起骨骼脱钙、骨吸收增加,进而导致骨质疏松。因此,患者使用甲状腺激素时,千万不可过量。
骨质疏松在治疗时候的注意事项就是以上的这些内容了,朋友们一定要认真的去进行了解,骨质疏松不是什么小病,简单治疗就可以,我们要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饮食、注意加强锻炼,对于治疗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