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必须每天合理吃药,但是不少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因为症状暂时缓解,检查血液中的T3、T4也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就放松了警惕,没有经过主治医师的意见,就私自减小药量,或者擅自停药,这对病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甚至陷入“治疗-复发-再治疗”的恶性循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们就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抗甲状腺药物有优点也有缺点。抗甲状腺药物是许多患者治疗甲亢的首选,包括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疗效较为肯定。
对患者来说是方便、经济、相对安全的选择,服用后不会导致永久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不过,抗甲状腺药物也有缺点:疗程较长,一般需服药1年半至2年,有时长达数年;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皮疹和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也较高。
要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一般维持1年半至2年,具体剂量则需按病情的轻重进行调整。有些患者服药后,一直不愿到医院复查,认为自己怕热、乏力、多食、情绪不稳等症状已经改善,就擅自减少服用量或者“想当然”停药。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正确减量
经过药物治疗后,如果甲亢症状缓解或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可以每2~4周减量一次,待症状完全消除,甲状腺肿大、突眼等体征明显好转,才能减至最小量维持治疗。在完全停药前,如有必要,还可将维持量再减半。
患者最好定期去医院复查,了解药物的疗效或副作用,除非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不宜擅自中断治疗。如果怕热、多汗、多食等症状缓解而甲状腺肿大或突眼体征反而恶化,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少抗甲状腺药物的服用量,并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或“干甲状腺片”。
据观察,大于1年半的“长程”治疗,轻、中度甲亢治愈率为60%;小于6个月的“短程”治疗,其治愈率为40%。
安全停药
甲亢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格雷夫斯病)。患者去医院做血液检查,会发现报告单中“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呈阳性。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虽然能在2~3个月内让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但是,TSAb转为阴性却需要较长时间。患者如果想停药,必须满足一定的“安全条件”:
●甲亢症状缓解,甲状腺缩小,血管杂音消失,突眼症状改善。
●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TsAb转为阴性。
●疗程足,药物维持剂量小。
若达不到这些要求,应延长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复发
有些患者认为,既然已经在医生指导下停药,就说明甲亢得到完全控制,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在停药后3个月至1年内,甲亢很容易复发。这是什么原因呢?
用药方式不当药物减量过快、间断用药或停药过早,是导致病情反复最常见的原因。不少患者根据症状轻重擅自决定是否服药,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为减少复发,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应继续维持用药,并在医生指导下安全停药。
其他影响因素强烈的精神刺激、严重感染、过度劳累、妊娠等应激状态以及高碘饮食,都是引起甲亢复发的重要因素。年轻、男性患者比老年、女性患者更容易复发。
甲亢患者应该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甲亢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即使复发也能再次控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多补充肉、蛋、豆类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别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食品。最好避免服用含碘药物。此外,要牢记定期复诊,特别在治疗早期,需多次复查,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对于甲亢患者而言,停药是件大事,需要慎重的考虑,还要经过主治医师的同意。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在一定程度上也了解了甲亢患者停药应该注意的那些事项。祝愿甲亢患者早日回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