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发育过程当中厌食症极为多见,已经有较多的孩子出现了厌食症的症状,从而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伤害,这种疾病的出现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而且诱发小儿厌食症出现的原因繁多,来认识一下此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呢。
小儿厌食症的原因:
厌食症小儿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指较长时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食量减少,厌恶进食,甚至拒绝饮食的一种病证,常伴嗳气、腹胀、大便失调等症候,因长期饮食不调而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可见形体偏瘦,面色少华等表现。
1.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能按时定量进餐,长时间饥一顿饱一顿,打乱了胃肠道的规律,导致消化液的减少,无饥饿感。相反,两次餐间吃太多零食,使胃永远保持一个半充盈状态,定点吃饭时的愿望就会降低,从而没有食欲。
2.因家长的饮食偏嗜影响孩子,造成孩子偏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家长的暗示,对某些食物出现异常的偏嗜,造成营养的不均衡,长时间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引起厌食。
3.环境改变:进食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环境变化、家庭的变故,或初次远离父母等,使孩子的饮食习惯不能得到很快的适应,造成孩子食欲大减。如果不能尽快调整,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厌食。
4.心理因素:家长盲目攀比儿童的进食量,吃饭时强调或规定孩子吃多少,时间长了,使孩子产生厌恶情绪。或习惯在吃饭时教训孩子,孩子吃饭的时就会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导致食欲下降,造成厌食。除此之外,长期单调的饮食,食品的种类太少,做法单一,也会导致孩子厌食。
小儿厌食症的应对办法:
1.就餐环境要舒适、清洁优美、空气新鲜,餐室、餐桌要洁净,餐具要卫生。有人做试验,红色的餐具可促进幼儿消化液的分泌。就餐时可以听点轻音乐,但不可边吃边看电视。餐前气氛应轻松、愉快、积极,准备饭菜时,可与孩子一起去市场买菜,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剥豆子、摘菜等。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摆放小碗、小汤匙,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使孩子觉得自己做的饭菜更有味道,提高进餐的积极性。父母情绪平静、和气,进餐时对孩子不要过分迁就,否则会加重其消极心理,对偏食、挑食起助长作用。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可采取训斥、恐吓、惩罚等强制性手段,否则会使孩子产生畏惧逆反心理,甚至拒绝吃饭。
2.提高烹调水平,变换花色品种,辅以恰当的评价。幼儿对色、香、味俱佳的新品种饭菜十分敏感,初次接触某种食物时,成人的正确评价可起到“向导”作用。如成人说“这种菜吃了能长高”,“这种菜吃了有劲”,孩子会乐于接受的。当幼儿不愿吃某种食物或不愿进餐时,不要消极打骂,可以让其暂时离开餐桌,饭后再慢慢讲道理。这样可满足幼儿希望成人尊重的心理,从而使孩子能顺利进餐。
3.顺其自然,不强迫孩子。在孩子食欲不振时少吃一顿并无多大妨碍,反而可借此让已疲劳的消化腺有一个休整机会。对儿童消化功能恢复有益。多数孩子饿了自然会产生食欲,自然会吃。有些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良,强迫孩子多吃,并严厉训斥、非吃不可,这对孩子的机体和个性都是一种可怕的压制,使孩子认为进食是极不愉快的事,逐渐形成顽固性厌食。
当我们了解到了以上的知识之后,对于小儿厌食症的发病因素有了一些认识了,厌食症的出现带来的侵害是格外严重的,大家需要将厌食症关注起来,而且在孩子的发育时期要进行一些此病的预防工作,调理患儿的饮食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