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食材首页 > 药食 > 药食 > 黄芪介绍

黄芪

( huáng qí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黄芪(huáng qí),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属约有2000种,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产,但主要产于北温带。中国产270余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部。

黄芪别名:黄耆、独根、箭芪、绵芪、口芪、黑皮芪、白皮芪、红芪、独芪、王孙、黄耆、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绵、羊肉、绵黄耆、绵耆、绵芪、箭芪
黄芪功效:补气、脱毒、生肌养血益中补气虚降血压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降血糖保护心脏补脾益气、固表止汗、益气升阳利水消肿补血养心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治疗高血压预防高血压、减少血栓形成、抗自由基损伤、降低血液黏稠度
黄芪用于:泄泻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中气下陷、脏器脱垂、体虚自汗、脾气虚证、虚弱倦怠、疮口久不愈合
黄芪禁忌:腹胀、风热咳嗽、感冒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忌食。
黄芪适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1.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

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黄芪的营养价值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芪的食用禁忌

患有发热病、急性病、热毒疮疡、阳气旺以及食滞胸闷、胃胀腹胀等病症者不宜食用

黄芪的选购技巧

黄芪主要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现在以内蒙古、山西产的质量最好。

挑选黄芪,首先要看外皮,外皮发白,内心发黄为佳;再看切片断面,有没有洞,因为黄芪容易霉蛀,有黑洞的就不太好;然后可以凑近闻一闻,如果一股豆腥气扑鼻而来,就是好的;最后放到嘴里嚼一嚼,味道是有一点点微甜的。

黄芪的保存方法

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头,修去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

黄芪的食用方法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黄芪

营养成分 每100克

全部>
  • 摄入287千卡热量相当于做以下运动:
  • 走路76分钟
  • 跑步36分钟

评价:

查看全部营养成分

相关同类食材

黄芪知识库 吃黄芪你要知道黄芪的更多知识>>
推荐食谱

黄芪枸杞乌鸡汤

查看步骤图>>

【材料】乌鸡适量,干香菇适量,黄芪适量,枸杞适量,红枣适量,生姜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

【做法】1准备好所有材料。2乌鸡洗净砍小块。3热锅烧水,将乌鸡焯去血水。4将焯水后的乌鸡放入陶瓷盅内。5将配料洗净后也一起放入盅内。6往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能没过乌鸡即可,不必太多。7将陶瓷盅放入锅中,小火慢煲2.5小时,出锅时撒点盐和鸡精调味即可。8开始享用吧。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