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病因
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病因
腹部脂肪堆积:腹部脂肪堆积,腹腔内压力升高,横膈抬高使胸腔压力增高,纵隔障内大量脂肪堆积,胸壁肥厚,限制胸廓扩张和膈肌运动,限制了肺的呼吸功能,全胸顺应性降低,引起肺部通气不良,潮气量减少,肺通气减少,肺功能减弱,患者肺活量,储备呼气量,功能残气量以及全部容量均行减少,且体重的不断增加,其不均匀的换气程度也加大,使安静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而氧分压下降。
重度肥胖:重度肥胖者还由于颈部周围脂肪过剩堆积,舌体肥大,舌根后坠,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阻塞;加上进一步的通气量减少,换气受限,结果是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睡眠时间歇呼吸,发绀,严重时血中二氧化碳积蓄过多,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可出现神志不清及嗜睡,在睡眠时引起周期性气管闭塞,形成失眠或剥夺睡眠综合征,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气道阻塞或中枢性)综合征,睡着后每次呼吸之间的间隔时间延长,长期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使中枢神经对高碳酸血症的反应低下,使血中二氧化碳增高所诱发的呼吸中枢兴奋,处于失负状态,对低氧的呼吸反应也不灵敏而出现周期呼吸,扰乱患者休息,造成昼夜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等。
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再由于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患者易发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黏稠度加大,增加了循环阻力,活动中提前动用心力储备,至心功能不足,重度肥胖病病人往往同时伴有总循环血量增加引起的左心负荷过重及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压升高,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加重,出现水肿,颈静脉怒张甚至心功能不全,通气功能下降,有氧能力降低等导致气急,呼吸困难,缺氧,发绀,终末期呈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易发生右室肥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蓄积过多,至体重显著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小儿的标准,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肥胖者肺不仅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反而肺活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发生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与患者胸腔,腹腔内和全身的脂肪组织增多,导致胸腔容积缩小,膈肌运动受限,患者肺部通,换气功能受限,心脏功能,神经系统受损等一系列改变。
二、结合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症状自测
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症状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能平卧,心悸,口唇发绀,全身水肿,呼吸困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出现间歇或潮式呼吸,神智不清,嗜睡或昏睡等。
1.通气不足症状及体征出现一系列呼吸衰竭症状,如青紫和呼吸窘迫,血气检查见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
2.呼吸方面症状及体征呼吸浅促,夜间常有呼吸暂停发作,有周围性或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现象,且伴上呼吸道梗阻及夜间睡眠打鼾现象。
3.心脏方面症状及体征早期症状有咳嗽,气短,心悸,下肢水肿等症状,长期处于通气不良状态下,可导致慢性肺心病和心力衰竭,右心衰竭加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青紫,尿少等,少数病人有全心衰竭表现。
4.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缺氧,乏力,头痛,头昏,心悸,多汗,烦躁不安,谵妄,抽搐,二氧化碳潴留,可致幻觉,精神异常,白天嗜睡,少数患儿智力减退或迟钝。
这类患者对一般强心剂和利尿剂治疗的效果反应不佳,给予间断吸氧或选择性应用中枢呼吸兴奋。
三、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治疗
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治疗
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强心药及利尿剂等对症处理,可以取得暂时效果。而只有严格控制饮食,减少体重,才能出现明显疗效,使心肺功能得以改善。
1.减肥减肥的目的是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地吸收各种营养素,保证人的体质状态良好。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减肥为预防本病征根本的措施,通过减肥后呼吸动力学异常可逆转,症状减轻,通气改善,睡眠呼吸暂停发作减少。减少能量摄入、增加热能消耗,饮食和运动疗法是主要措施。药疗效果不肯定,副作用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严重,不宜用于儿童。饮食治疗同时,宜鼓励运动疗法以增加热量消耗。
2.药物治疗当饮食及运动疗法未能奏效时,可采用药物辅助治疗。药物主要分为六类:食欲抑制剂——中枢性食欲抑制剂、肽类激素、短链有机酸;消化吸收阻滞药——糖类吸收阻滞药、脂类吸收阻滞药;脂肪合成阻滞药;胰岛素分泌抑制剂;代谢刺激剂;脂肪细胞增殖抑制剂。常用的药物有*、芬氟拉明、西拉吲哚(氯苯嘧吲哚)等。
1)碘塞罗宁(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类利尿剂:应用碘塞罗宁(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类利尿剂可使体重下降明显,但危险性大,可引起心律失常。
2)食欲抑制剂:*类可抑制食欲,但疗效差,副作用大,一般不用。
3)考来烯胺(消胆胺)、新霉素:引起脂痢而减轻体重,副作用大。
4)绒促性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使体重迅速下降,副作用大。
5)黄体酮:可提高中枢对二氧化碳及缺氧的反应性,使通气增加而改善气体交换,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改善心衰及红细胞增多症,但睡眠性呼吸停止仍存在。
3.改善通气局部铁肺、气管切开等使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及肺心病得到改善。
4.吸氧低浓度氧吸入可改善缺氧及心力衰竭,避免用高浓度氧,否则可致肺泡通气不良更严重。
5.防治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常是本病征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及死亡的直接原因。
6.抗凝治疗防治血栓形成及栓塞。
7.控制肺心病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的积极有效治疗。
8.手术治疗胃或小肠通路改道术、下颌骨牙床钢丝固定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减肥有效,但副作用大,甚至有危险,故难以接受和推广。
四、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保健
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保健
一、护理:
制定运动计划:在限制饮食的同时,增加运动使能量消耗。是减轻肥胖者体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肥胖小儿运动时气短、运动笨拙而不愿运动。需要护士、家长、患儿合作,共同制定运动计划。
开始应选择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提高对运动的兴趣。运动量根据患儿耐受力逐渐增加。剧烈运动可使食欲增加,应避免。
二、饮食:
严格控制总热量:饮食热量控制详见肥胖症治疗。首先放慢吃饭速度,限制巧克力、各种甜点心、糖果、肥肉、含糖饮料、膨化食品、啤酒等;少食米饭、面食、土豆、白薯、苹果、西瓜;多食白菜、油菜、黄瓜、芹菜、胡萝卜、瘦肉、蛋、奶、鸡、鱼、蘑菇、橘子、酸奶等。食物中宜保证适量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性蛋白(为总蛋白量的1/3),蛋白质摄入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不少于1g。脂肪摄入量应严格限制,同时应限制钠的摄入,以免体重减轻时发生水钠潴留,并对降低血压及减少食欲也有好处。
饮食管理:要使任何肥胖儿体重减轻就必须限制饮食,使患儿每日摄入的能量低于机体消耗总能量。因此饮食管理极为重要。饮食管理的原则如下:
1)满足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的需要。饮食构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其中蛋白质供给能量占30%~35%,脂肪供给能量占20%~25%,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占40%~45%。
2)宜选用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以满足患儿的食欲,不致引起饥饿的痛苦。
3)体重不宜骤减。最初控制体重增加,以后使体重逐渐下降。当降至该年龄正常值以上10%左右时,不再严格限制饮食。
4)注意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