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手腕脱臼的症状是什么
脱臼常发生在关节活动度大、关节囊比较松弛的部位,比如肘关节和肩关节就很容易脱臼,加上小孩的骨关节还没发育好,一点点拖拽就可能引起关节脱臼。 肘关节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是1-4岁小孩肘关节脱臼中最常见的,又被称为“牵拉肘”。引起肘关节脱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拽孩子起床;孩子走路或上下台阶时,有人突然用外力向上提拉孩子的手臂等等。而幼儿肩关节脱臼引发最多的原因是小孩朝前方摔倒时手掌或肘部撑地。
脱臼的特征:
1、脱臼常发生在下颌、肩、肘、髋关节等部位。一般都是牵拉不当、外伤或较有强的暴力史。
2、脱臼后患处出现肿胀、疼痛及活动功能受限。
3、依据脱臼的部位,儿童可出现活动受限的特定体位。因肢体形态位置变移,可出现肢体缩短或延长,关节处明显畸形。
二、宝宝手腕脱臼了这样做复位快
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时间越早,复位越容易,效果越好。但应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复位。
具体操作方法是:抱患儿端坐,术者同患儿相对。将患肘屈曲90度置患儿身旁。术者一手握住上臂下端,以防止肩关节转动,并将拇指置于桡骨头处。另一手握住患肢手腕,连续做数次前臂旋后动作。此时,可听到清脆的轻微弹响声或手指有弹跳感,表示桡骨头已复位儿停止哭闹,并可用患手上举取物。
对脱位超过24小时或有反复脱位史的患儿,因局部有肿胀,复位时弹响声或弹跳感多不明显,复位后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症状大多能缓解。此时,宜用颈腕带将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1周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若宝宝的手臂单边不动但没有疼痛感,则可用三角巾或布,将脱臼部位稍做固定,然后立刻送医;但若宝宝活动手臂时会有疼痛感,或手臂无力垂下,则需立即送医急救。当宝宝脱臼时,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避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宝宝患部的二度伤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尽速到医院治疗即可。
桡骨头复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应该提醒家长注意的是,脱臼具有反复性、习惯性,只要发生一次,以后就容易反复发生。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牵引小儿手臂或用粗鲁动作给小儿更换衣服,以免脱位再次发生而形成习惯性脱位。
三、宝宝为何手腕容易脱臼
可能造成脱臼的情况:
1、换衣服,当家长给小宝宝换衣服的时候,用力脱下宝宝衣服时,可能会扯到宝宝的手臂,造成脱臼。
2、宝宝学走路,家长带着孩子学走路时,有时没注意自己走得太快、太急,也可能会拉到宝宝的小手。
3、宝宝玩闹,宝宝们在一起玩闹的时候可能会发生肢体冲突,这种时候如果不及时阻止很容易会出现有宝宝受伤的情况。
宝宝手腕容易脱臼是因为:
肘关节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是1-3岁孩子肘关节脱臼中最常见的,又被称为“牵拉肘”。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关节韧带比较松弛,关节囊比较柔韧、薄弱,当胳膊伸直时,如果突然受到纵向牵拉,很容易造成牵拉负重而导致关节脱位。
直白的说,就是孩子的关节以及相关身体机能比较脆弱,缺乏锻炼,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发育趋于成熟,同时接受了更强的锻炼,脱臼就会慢慢减少。所以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脱臼常见于儿童,大人嘛皮粗肉糙的,自然也就很少出现脱臼了。
四、家长们如何预防宝宝脱臼
孩子肘关节脱位后虽然已经复位,但很容易再次复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6岁以后,发生肘关节脱位的几率才会慢慢降低。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帮宝宝穿衣服、行走,还是和他们做游戏,爸爸妈妈都要尽可能地注意避免猛力牵拉宝宝的胳膊,即使需要牵拉,也应选择上臂部位。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一定要避免用力过猛地牵拉孩子肢体。带孩子上街走路时,最好选择平整的地面,凹凸不平的路面,常会使家长下意识地牵拉孩子的上肢;上下台阶时,家长应放慢脚步,并注意不要过分牵拉孩子,如果牵拉,要拉在小孩关节以上的部位;孩子摔倒时,家长要用双手将其抱起,不要拉着孩子一侧的上肢,让孩子爬起;在给4岁以下的孩子穿脱衣服时,家长动作也要轻柔,切勿过分牵拉、旋转孩子的前臂。
?此外,平时要注意引导孩子做前臂旋转动作,增加孩子上肢的肌肉功能和环状韧带的紧张度,有利于防止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对于体质较差的孩子,应注意增加营养,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