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惊厥疾病介绍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诊,也是最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症状,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肢体节律性运动(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抽搐”,俗名“抽风”或“惊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婴幼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有些抽搐具有潜在危及生命风险。一般短暂的抽搐几乎对大脑没有明显影响,但长程抽搐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则可能导致永久神经系统损害。小儿惊厥可伴发热也可不伴发热,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热性惊厥、各种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病理生理 惊厥发病机制
惊厥病理生理
小儿惊厥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可以是癫痫性发作,也可以是非痫性发作。前者为各种原因所致脑细胞功能紊乱, 大脑神经元兴奋性过高,神经元突然大量异常超同步放电,通过神经下传引起骨骼肌的运动性发作。后者可以是脑干、脊髓、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本身的兴奋性增高所致,如体内电解质改变(如钾、钠升高或钙、镁等降低);也可是情绪改变所致如癔症。
惊厥发病机制
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未臻完善,因而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神经纤维外面的包裹层医学上称为“髓鞘”的部分还未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易于泛化如同电话线的串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诱发惊厥;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和微生物容易进入脑组织;某些特殊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缺陷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也常见于该期,这些都是造成婴幼儿期惊厥发生率高的原因。......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疾病治疗
惊厥是急诊症状,必须立即紧急处理。惊厥发作时,患儿应取侧半卧位,松解衣领,指压人中,轻扶肢体,避免关节损伤和摔倒。可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唾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惊厥停止后,喉头分泌物多时,用吸痰器吸出痰液,并立即短时间给氧。惊厥后出现呼吸困难或暂停时,应做人工呼吸。
惊厥对症治疗
①止惊:止惊药物首选作用迅速的安定。地西泮脂溶性高,易进入脑组织,注射后1~3分钟即可生效,但作用维持时间较短(15~20分钟),必要时15~20分钟后可重复应用。或选10 %水合氯醛灌肠。在给予安定的同时或随后,此外还可应用作用时间较长的苯巴比妥维持止惊效果。
对典型热性惊厥患儿一般只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对于发作频繁者也可短程预防治疗,仅少数复杂性热性惊厥可考虑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长程预防治疗。但关于热性惊厥的预防目前并未达成共识。......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疾病预后
惊厥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导致惊厥的原发病,不同的疾病的预后也迥异。现以常见疾病举例如下:
1.热性惊厥:一般来说热性惊厥的预后良好,因严重惊厥而致脑损伤或后遗症者很少见。
①热性惊厥的复发:一般认为约1/3的热性惊厥有复发,初次发作后1年内复发者占70%,2年内复发者占90%。热性惊厥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初发年龄小于15个月、一级亲属有癫痫史、一级亲属有热性惊厥史、首次发作为复杂性热性惊厥及在幼儿园生活的儿童等5条。无上述高危因素的单纯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作后复发率为10%;有1~2个复发高危因素者复发率分别为25%~50%,有多个高危因素者复发率可高达75%~100%。多数学者认为复发的主要高危因素是热性惊厥的初发年龄小及家中有热性惊厥或癫痫史者。
②热性惊厥与癫痫:热性惊厥的患儿是否会转变为癫痫?这是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热性惊厥多数预后良好,仅有极少部分患者可转变为癫痫,其发生率为热性惊厥的2%~7%。当热性惊厥患儿出现以下危险因素时,预示转变为癫痫的几率增高:(1)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时间长约15分钟,限局性发作,低于38℃时发作,一次热病连续发作。(2)热性惊厥多次复发。(3)热性惊厥前有神经系统异常、发育异常、智力低下或围产期异常。(4)首次发作在1岁以内。(5)家中有癫痫或热性惊厥史。......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并发症
惊厥所致并发症主要取决于病因,如脑炎、脑膜炎可能导致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瘫痪、智力低下和癫痫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能导致脑性瘫痪、发育落后和癫痫等;热性惊厥仅有7%可能发展为癫痫;而电解质紊乱所致惊厥则大多预后良好,很少出现并发症。
惊厥诊断鉴别
惊厥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疑颅内感染者需做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必要时做涂片染色和培养等,这是诊断、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对颅内感染、出血的诊断十分重要。特别强调的是对第一次惊厥的患儿应争取做脑脊液检查。
2)头颅影像:疑颅内出血、占位性病变和颅脑畸形者,可选做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头颅CT、MRI等检查。
3)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查:怀疑心源性惊厥者可选做心电图;疑有婴儿痉挛症及其他类型癫痫或脑占位性病变可做脑电图。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癫痫在脑电图表现为棘波、棘慢波和多棘波以及阵发性高幅慢波。EEG对癫痫的诊断阳性率约60%,诱发后阳性率可提高到70%~80%,但脑电图阴性也不能排除癫痫的诊断。
4)选择性进行的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①血、尿、大便常规:白细胞增高伴核左移提示细菌感染,但需注意部分病毒感染(如乙型脑炎)和单纯惊厥亦可有白细胞增高,白细胞伴原始或幼稚细胞增多则是提示脑膜白血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提示脑寄生虫病。尿常规发现有蛋白质、血尿和各种管型时,特别患儿有高血压时,应考虑肾炎所致高血压脑病。值得注意的是对突然高热伴惊厥和严重全身中毒症状的患儿,肛诊或盐水灌肠检查大便是及早诊断中毒型痢疾的重要手段。......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特点
惊厥新生儿期
以产伤所致颅内出血或产程窒息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最多见,其次为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核黄疸、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手足搐搦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低血糖症及其他代谢异常等。生后1~3天常见病因是产伤窒息、颅内出血、低血糖等, 生后4~10天常见病因是低血钙症、核黄疸、低血镁症、早期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破伤风、颅脑畸形。在此年龄阶段, 还应考虑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和代谢紊乱。母有前置胎盘、先兆流产、催产素使用过多或胎位不正、脐带脱垂等均可引起缺氧性脑损伤而致惊厥。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弓形虫病、巨细胞包涵体病等也要考虑。个别病例因产前给má醉药, 由胎盘传至胎儿, 出生后药物中断,可致惊厥。少数病例原因不明。......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临床表现
惊厥疾病症状
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如见到下列临床征象的任何一项,应警惕惊厥的发作: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等。惊厥大多数为突然发作。
惊厥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急骤发生全身性或局限性、强直性或阵挛性面部、四肢肌肉抽搐,多伴有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局部以面部( 特别是眼睑、口唇) 和拇指抽搐为突出表现, 双眼球常有凝视、发直或上翻, 瞳孔扩大。不同部位肌肉的抽搐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咽喉肌抽搐可致口吐白沫、喉头痰响, 甚至窒息;呼吸肌抽搐可致屏气、发绀, 导致缺氧;膀胱、直肠肌、腹肌抽搐可致大小便失禁;此外, 严重的抽搐可致舌咬伤、肌肉关节损害、跌倒外伤等。
惊厥发作每次为期数秒至数分钟不等。部分患儿发作后肌肉软弱无力、嗜睡, 甚至醒后仍然乏力。严重持续惊厥或频繁惊厥中间无清醒期持续超过30分钟,称为惊厥持续状态, 有时还伴有暂时性瘫痪(Todd氏瘫痪)。新生儿期的惊厥发作往往表现不典型, 可表现为轻微的局限性抽搐如凝视、眼球偏斜、眼睑颤动、面肌抽搐、呼吸不规则等。由于幅度轻微, 表现不典型, 常常易被忽视。......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发病原因
惊厥的原因按感染的有无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大类;并可按病变累及的部位进一步分为颅内病变与颅外病变。
1.感染性
(1)颅内感染: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为多。病毒感染可致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可致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霉菌感染可致新型隐球菌脑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小婴儿宫内感染(TORCH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以出现惊厥。......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疾病诱因
惊厥热性惊厥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生率很高,占儿童期惊厥原因的30%。是发生于颅外感染性疾病发热过程中的惊厥发作,具有以下特点:①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岁,6个月以下、6岁以上极少发生。②惊厥常在体温升高时发作,体温多在39~40℃以上,体温越高抽搐的概率越高。③70%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其余发生在呼吸道感染和出疹性疾病中。④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但惊厥止后,意识很快恢复;发作后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无异常发现。⑤预后多良好,少数可转变为癫痫。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单纯性与复杂性热性惊厥(附表)。后者存在较高的癫痫危险性,预后有显著差别。......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疾病预防
热性惊厥为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病因,在这里主要介绍热性惊厥的复发预防。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热性惊厥的患儿,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清除慢性感染病灶,尽量减少或避免在婴幼儿期患急性发热性疾病,这对降低热性惊厥的复发率有重要意义。第二是间歇或长期服用抗惊厥药预防热性惊厥复发。
1.间歇短程预防性治疗:即仅在每次患儿发热性疾病初期,当体温刚升高达37.5℃时,立即将安定溶液直肠注入或给口服安定,也可用安定栓剂,剂量0.5mg/kg,年长儿最大剂量为10mg。若8小时后仍有发热,可再次直肠注入或口服安定一次,必要时8小时后重复给药第3次。由于热性惊厥多发生在热程早期体温骤升时,所以及时给药是间歇短程用药预防复发的关键。家长或托幼工作人员要认真观察小儿,早期发现发热性疾病,并立即用药治疗,才能获得良好效果。若安定治疗时间过晚,将影响预防性治疗的效果。一般可预防3/4的热性惊厥发作。安定短程预防性治疗的适应证为:①首次热性惊厥但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包括首发年龄15个月以下、一级亲属有热性惊厥、癫痫史等;②无复发危险因素但已有热性惊厥反复发作者。......查看剩余内容▼▼
惊厥饮食 惊厥注意事项
1.饮食与情绪:惊厥发作时,不能喂水和进食,以免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惊厥缓解后可给予糖水或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汁质,如鸡蛋、牛奶、藕粉、面条等。惊厥患儿不宜食用酒、醋、茶叶、咖啡、巧克力和可乐等兴奋性物质;尽可能避免间接吸烟,注意避免过度疲劳或过度兴奋,以免诱发惊厥发作。
2.惊厥患儿是否可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后短期(数小时~数日)内发生惊厥或癫痫的个例报告并不太少见,但总体发生率很低。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具有复杂的遗传和环境背景,疫苗相关的热性惊厥报告虽然很多,但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热性惊厥发病过程没有不同,预防接种只是通过部分病例可出现接种后发热与热性惊厥相关,其发展过程及预后也和其他原因所致者无异。故热性惊厥不应成为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另外,癫痫患儿能否进行疫苗接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般认为,癫痫患儿只要发作控制稳定(3~6个月无发作),即可按计划实施预防接种。对于接受可能影响免疫状态的特殊治疗者,例如ACTH、泼尼松等,某些疫苗(尤其活疫苗)的预防接种更需慎重(间隔6个月以上)。同时,应了解疫苗说明书所标注的禁忌症,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癫痫”等相关禁忌症的疫苗,家长应慎重考虑。......查看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