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其他 > 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

( jí xìng gān yán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怎么办,急性肝炎吃什么好,急性肝炎吃什么食物好,急性肝炎的饮食

一、急性肝炎的原因有哪些

1、误服或滥用药物:肝炎患者因求治心切,往往相信广告宣传,服用各种中药制剂;有的长期服用“偏方”、“验方”;有的用药不符合适应症,硬性乱用;有的重复大量使用所谓保肝药;有的误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不加选择随便使用。肝脏在这些零乱、复杂的药物形成的化学反应的影响下,炎症和中毒情况越来越重,肝功能损害日见加重,这也是肝炎的病因。

2、变更环境:患者在病情平稳后不久,就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如出差、旅行等,因生活环境、水土条件变更,造成体内环境紊乱而出现肝功能异常,这也是肝炎的病因。

3、季节变化:肝炎发作的季节各不相同,春、夏两季为肝炎容易发作季节,秋冬发作者相对较少,四季肝功波动的概率分别是。

4、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包括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可以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的免疫状况,促使乙肝病毒复制加剧,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肝炎的病因。过度劳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长途跋涉、熬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暴怒和斗殴以及房事过频等等。

5、饮食不节:肝炎患者饮食当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肥甘厚味之品,容易郁结肠胃,化为湿热,损害脾胃,诱使肝炎发作。饮酒是引起肝炎的病因主要原因之一,酒在肝内氧化,形成有害物质乙醛,可以直接损害肝脏,因此肝炎患者必须禁酒。

6、病毒:病毒是比细菌小得多的微生物,它的主要特征是会复制更多的病毒。一旦进入肝细胞,病毒就能生长和繁殖。肝炎病毒的主要目标是进入肝细胞,复制更多肝炎病毒并破坏细胞,移动并攻击相邻的肝细胞。目前至少有5种不同的病毒,可以特异性引起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译】: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这些病毒被称为肝炎病毒。

7、自身免疫:当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自身的器官时,将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系统试图“驱除外来入侵者”时,对那个器官也发起攻击。当被攻击的器官反击时,它将产生炎症。

8、肥胖:肥胖会影响健康,如出现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但很少有人知道,肥胖也能严重影响肝脏。肥胖时过剩的脂肪沉积在肝脏,导致炎症,即脂肪性肝炎。肥胖只是众多引起肝炎的病因之一。

9、酒精:大家都知道酒精会损伤肝脏。过量饮酒将导致肝脏炎症,即酒精性肝炎。有很多附加的因素,如:女性、遗传缺陷、饮食、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都可以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10、药品和草药:除其他原因引起肝脏损伤外,某些药品和草药可导致急、慢性肝脏炎症。这种特殊类型的肝炎,被称为药物或毒素导致的肝炎。

二、急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甲型肝炎病毒被感染后,在肝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仅引起肝细胸轻微损害,在机体出现一系列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后,肝脏出现明显病变,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甲肝病毒H*通过被机体的免疫反应所清除,因此,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病毒性携带状态。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一般认为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但乙肝病毒HBV基因会整合于宿主的肝细胞染色体中,可能产生远期影响。乙型肝炎的肝细胞损伤主要是通过机体一系列免疫应答所造成,其中以细胞免疫为主。特异性抗体与循环中的相应抗原及病毒颗粒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并经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循环中的某些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小血管基底膜,关节腔内以及各脏器的小血管壁,而引起皮疹,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等肝外病变。受染肝细胞被杀死,乙肝病毒被保护性抗体(抗-HBs,尤其是抗-前S2)所清除可导致感染终止。

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研究表明HCV进入体内之后,引起病毒血症。血浆中HCV浓度约为100—100000000/ml。病毒血症间断地出现于整个病程。在第一周即可从血液或肝组织中用PCR法检出HCVRNA。第2周开始,可检出抗HCV。少部分病例感染3个月后才检测到抗HCV。由于缺乏适当的细胞培养体系,HCV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研究认为HCV致肝细胞损伤有丙肝病毒HCV直接杀伤作用、宿主自身的免疫,细胞凋亡等因素的参与,其中免疫应答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故HCV感染者常伴有自身免疫改变,如胆管病理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似;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

此外HCV感染后易慢性化,超过80%的HCV感染者转为慢性化。

对丁型肝炎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HDV与HBV重叠感染导致HDV大量复制,明显多于HDV与HBV联合感染者。HDV对肝细胞具有直接致病性,乙型肝炎伴有HDV感染,尤其以二者重叠感染者,肝细胞损伤明显加重。

戊型肝炎病毒可能主要经口感染,再由肠道循血运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增殖复制后排到血及胆汁,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有无肝外复制暂未获结论,实验还表明,肝脏病变主要为病毒诱发的细胞免疫反应介导肝细胞溶解。

各型病毒性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HDV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尤以HDV重叠感染于慢性乙型肝炎者。H*或HBV重叠感染也使病情加重,甚至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酒精性肝炎发病机制:酒精通过多种机制造成损伤,大致分为两种独立的但相互有关联的途径,包括酒精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和有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激活、免疫介导机制、纤维生成造成的间接损伤。叠加在这些肝细胞毒性机制之上的是酒精摄入损害了肝脏再生。

药物性肝炎: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伤,引起肝脏炎症。具体如下:

①药物对肝细胞的直接损害,使肝血流量下降,解毒功能减退,药物清除率下降,促进药物蓄积,毒性大的药物能直接破坏整个肝细胞造成肝细胞坏死,毒性小的间接毒物,可选择性损害胆汁排泌系统。

②药物作为一种半抗原,可与肝内的载体蛋白发生作用而引起药物过敏造成肝细胞损害。一部分人对特定的药物可产生超敏反应。

③药物中间代谢产物间接损害,有些肝损害是与药物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物质有关。

感染中毒性肝炎:各种细菌、真菌和立克次体的肝脏感染,可能对肝细胞或胆管的直接侵犯,也可能是毒性产物引起的。此外,全身感染的过程常引起黄疸或非特异性肝脏生化异常,而其机制还不是很明确。

三、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急性肝炎感染后早期症状:患者近期出现低热、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肝区不适及尿黄等症状,休息后不见好转。

大致的分类症状:

 1、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多无发热常出现关节痛、皮疹。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本期平均持续5-7天。

(2)黄疸期:发热消退,自觉症状稍减轻,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数日至3周内达到高峰。尿色深黄可出现一过性粪便变浅。肝区痛、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本期持续2-6天。

(3)恢复期:患者黄疸逐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好转,体力恢复,消化道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一般为1-2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此型较多见,症状较轻,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症状。体征多见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此型肝炎症状轻常被忽视诊断。病程约2-3个月。

有时病情的轻重不同,症状或体征的轻重也有所不同。

急性重症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10天内出现意识障碍、出血、黄疸及肝脏缩小。病程不超过3周。暴发型肝炎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病情进展迅速,故出现下列症状进,应考虑重型的诊断。

(1)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随着黄疸进行性加深,患者极度乏力,精神萎靡、嗜睡或失眠、性格改变、精神异常、计算力及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意识障碍。

(2)严重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频繁恶心、呕吐、高度腹胀鼓肠。

(3)黄疸进行性加重,数日内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达171umol/L以上,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下降甚至正常,出现胆酶分离现象。亦有少数病人,病情进展迅速,黄疸尚不明显便出现意识障碍。

(4)肝脏或肝浊音进行性缩小,并在发病几天内迅速出现腹水。肝脏CT及B超检查提示有肝萎缩。

出现上述情况,病情十分严重,若不积极治疗,病死率极高。

四、急性肝炎的治疗方案

急性肝炎的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结合病情,急性期注意保证休息,给予合理的饮食,戒除烟酒,保肝利胆退黄药物等综合疗法,有助于病情恢复。在病程早期急性症状明显、肝功能损害严重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给予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达到控制症状,促进肝脏病变恢复,防止病情发展和转变为慢性;病情稳定或进入恢复期后,则卧床休息应该为动静结合、调节饮食以适应营养需要,同时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物辅助治疗。

避免酗酒、劳累、其他病原体感染及肝毒性药物的使用等对肝脏的不利因素。同时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树立信心,配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望病情迅速恢复。自然病程一般不超过2-4个月。其中丙型肝炎与其他型的病毒性肝炎不同之处是必须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样可防止慢性化或减缓慢性化进程。一般认为,丙肝感染时间越短,肝组织病变越轻,血中病毒量越少,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越好。

其他 同类标签

急性肝炎相关知识更多知识>>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