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肚子痛呕吐会有什么表现
肚子受凉
宝宝还小,如果吃多了凉东西(冷饮、冰淇淋、酸奶)或睡觉时没有盖好小肚子,就容易肚子痛。疼痛程度稍重一些的宝宝会哭闹。爸爸妈妈还能听到宝宝肚子里“咕噜咕噜”响,大便很稀。一般排便后,腹痛情况就可以缓解。
消化不良
宝宝如果吃多了,或者是吃得过于油腻了,就很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此时,宝宝的腹痛主要表现为胀痛,肚子像个小鼓,拍一拍“咚咚”响,疼痛的程度比较轻,宝宝会比较“赖”,不爱笑、不爱玩。
肠道感染
如果宝宝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就会有腹痛,或伴有腹泻、呕吐、发烧等。这种腹痛常常是阵发性的,所以宝宝的哭闹也是一阵一阵的。排便后腹痛可以暂时缓解,但过一段时间还会痛。
肠套叠
肠套叠是一种宝宝常见的急腹症,由于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造成肠梗阻,腹痛非常剧烈。这种腹痛也是阵发性的,隔一段时间疼一次,宝宝哭闹一阵停一阵。最明显的特点是腹痛越来越严重,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宝宝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常伴有巧克力酱样的血便。PS:宝宝肚子不舒服表现很明显,粑粑麻麻需要认真观察,以便就医时能准确地向医生描述症状。
二、超实用小儿推拿手法呕吐腹痛通通“拿下”
益智的头部按摩
面部按摩可以舒缓宝宝面部肌肉、明目、清醒头脑,帮助大脑发育及视觉系统成熟。爸妈开始按摩时要轻轻抚触,逐渐增加压力,好让宝宝慢慢适应起来。
按揉太阳穴
太阳穴在眉后凹陷处。操作时,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用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方向揉为泻。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一般宝宝头晕,头痛的时候可以用。
按风池
风池位置:耳后胸锁乳突与斜方肌之间,颅底凹陷当中。操作:用拇指指端与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掐风池5~10次。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可在宝宝感冒、头痛、发热、目眩、颈项强痛时使用。本法对发汗效果显著,往往立见汗出。
推坎宫
位置:在两眉上直对瞳孔,自内眉梢至外眉梢呈一条直线。操作: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做直线分推,称推坎宫,一般推20~50次。具有疏散解表,醒神开窍的作用,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可在宝宝感冒发热,头痛,眼睛红痛、眼屎过多,惊风以及情绪不畅、饮食食积等病时使用。
揉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宝宝鼻塞流涕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
揉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有疏风解表的作用,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强身健体的上肢按摩
给宝宝上肢做按摩,可以疏通神经、运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对发育如运动、语言适应能力以及呼吸、消化等系统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补脾经
脾经在拇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旋推(以拇指指面在穴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或将宝宝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脾经。
补、清脾经统称为推脾经。补脾经能健脾,壮气血;清脾经能泻脾火;清补脾经(平补平泻)能调和脾胃,活血顺气。
补心经
心经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操作的时候,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为推心经。具有清心火,利小便,补心血的作用。一般可用于心血不足、小便赤涩、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等症。
平肝经
肝经位于食指掌面,食指螺纹面。操作时旋推为补,即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即用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二指指面,或以掌根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清肝经。两者统称推肝经。一般操作次数为100次。可治疗烦躁不安、惊风、目赤等。
三、小孩肚子疼呕吐后吃什么食物好
高良姜陈皮粥
原料:高粱姜25克,陈皮5克。做法:将姜切片与陈皮煮米粥吃。功效:祛寒止痛,主治寒冷腹痛。
姜枣茶
原料:生姜10克,大枣10枚。做法:将生姜、大枣一起煎煮,最后加入饴糖进行调味,稍煮片刻即成。每日2次。功效:可以益气散寒,温中补虚,适宜于小孩呕吐肚子疼。
荔枝姜皮饮
原料:荔枝核20克,生姜、陈皮各5克。做法:荔枝核捣碎,与生姜、陈皮一同加水煎煮,给孩子饮用。功效: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羊肉枸杞粥
原料:枸杞子30克,羊肉100克,粳米100克。做法:羊肉切碎,与枸杞子、粳米一同煮粥即可。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疼。
桂蜜饮
原料:肉桂5克,蜂蜜适量。做法:将肉桂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水煎取浓汁,过滤去渣,加入蜂蜜,调匀即成。功效:补中润燥、通血脉、补脾胃,适用于小孩肚子隐痛,消化不良。
醋浸大蒜
原料:大蒜数颗,醋适量。做法:醋浸大蒜数颗,1次吃光。功效:驱风寒,止腹痛呕吐,适宜小孩受寒引起的肚子疼。
四、幼儿肚痛呕吐教你三个判断及应对方法
1.从年龄判断
一岁内的小宝宝肚子疼多半是肠套叠,三岁左右大的宝宝肚子疼肠痉挛的可能性比较大,学龄前儿童肚子疼多由肠蛔虫引起或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
2.由疼痛程度判断
重度肚子疼:静卧不敢动,多为急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剧烈肚子疼呈绞痛样,多为蛔虫症、尿路结石等;撕裂性肚子疼,常见于内脏穿孔,如胃和胆囊穿孔等。
3.由疼痛部位判断
中上腹痛多见于胃病;右上腹痛多见于肝、胆疾病;中下腹疼痛多为肠道疾病;整体腹疼痛多为脏器病变穿孔或病变组织坏死或出血;脐周疼痛多为小肠疾病;右下腹疼痛多为阑尾炎。
应对方法1.送与不送
对于宝宝肚子疼是否送医院的问题,爸爸妈妈最好采取谨慎的态度。因为,宝宝肚子疼隐藏的问题可小可大,稍不注意,就会耽误病情。特别是当小宝宝痛得打滚,或伴有高烧、腹泻或呕吐等任何一种症状,更应火速送到医院诊治。当然,有些单纯性的肚子疼很可能只是一场虚惊,别看有些疼痛相当剧烈,小宝宝哭闹不止,但送到医院以后,疼痛就消失了。这是因为小宝宝得了肠道痉挛,痉挛一旦解除,疼痛立刻缓解,所以宝宝又开始蹦蹦跳跳了。但新手爸妈在分不清楚以上情况时,建议还是送医院来得保险。
2.敷与不敷
有的父母听到孩子叫肚子疼,就找来热水袋给孩子热敷。这种做法对因受寒、饭食过多引起的胃部胀痛有效,能缓解胃肠痉挛,减轻疼痛。但有些疼痛就不那么简单了,热敷反而会加重病情、引发危险,比如蛔虫病(这也是小宝宝肚子疼的常见原因)。当某种因素刺激虫体时,可使蛔虫窜上窜下地蠕动,刺激肠道引起更加剧烈的痉挛疼痛,此时按揉宝宝肚子,只会更加刺激蛔虫,甚至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还可能穿破幼儿娇嫩的肠壁,引起腹膜炎。
3.揉与不揉
宝宝叫肚子疼,妈妈总喜欢帮宝宝揉揉,觉得一定能缓解孩子的疼痛,这种方法对胃肠道痉挛引起的胃肠绞痛有一定效果。但是以下情况可不能随便揉肚子。急性阑尾炎在小孩子中也较多见。儿童阑尾炎在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可能肚脐周围有轻微疼痛,有时有呕吐、腹泻的症状,按压肚子时疼痛并不明显。小孩子的免疫功能较差,患阑尾炎时很容易发生穿孔。如果爸爸妈妈此时按揉宝宝的肚子,或做局部热敷,就可能促进炎症化脓处破溃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