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内科 > 肝病科 >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

( gān xī chóng bìng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其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可致肝吸虫病。临床上以纳差、腹泻、上腹部不适、肝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为特征。本病在国外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以广东、台湾等省为主要流行区。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 是否医保:
  •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 患病比例:0.001%
  • 传染方式:寄生虫传播
  • 并发症:胰腺炎

治疗常识

  • 挂号科室:肝病
  •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4-8周
  • 治愈率:60-80%
  • 常用药品:阿苯达唑片、吡喹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本病是寄生虫传播疾病,不吃生的或未煮 熟的鱼、虾,这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

肝吸虫病宜吃食材更多宜吃食材>>
1.多吃富含铁的黑色食物; 2.多吃蔬果; 3.多饮水。
肝吸虫病忌吃食材更多忌吃食材>>
1.忌生食淡水鱼、虾; 2.忌吃辛辣刺激、油炸、肥腻类食物; 3.戒烟酒。

一、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本病一般起病缓慢,仅少数短期内重度感染的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发病。轻度感染者常无症状或仅在食后有上腹部饱胀感、食欲缺乏或轻度腹痛。患者易疲劳。粪便中可检出虫卵。较重感染者通常起病较慢,有食欲缺乏、上腹饱胀、轻度腹泻、肝区隐痛。患者可有肝大,以左叶为明显,有压痛和叩击痛。可伴有头晕、失眠、疲乏、精神不振、心悸、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个别患者因大量成虫堵塞胆总管而出现梗阻性黄疸,甚至发生胆绞痛。慢性重复感染的严重病例发展为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时,出现消瘦、贫血、腹壁静脉曲张、肝脾大、腹水、黄疸等。严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可引起侏儒症。严重感染者常可呈现急性起病。潜伏期短,仅15~26天。患者突发寒战及高热达39℃以上,呈弛张热。食欲缺乏、厌油腻食物、肝大伴压痛,有轻度黄疸,少数出现脾大。数周后急性症状消失而进入慢性期,表现为疲乏、消化不良、肝大伴压痛等。

华支睾吸虫病症状轻重不等,一般可将其分为三度:①轻度:无自觉症状,只在粪便检查时才发现虫卵者。或有轻度胃肠道症状,如食后胃部有压痛感,软便等。约占35%。②中度:主要有较明显胃肠道症状,如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右上腹胀痛,肝大,轻度水肿。如并发细菌感染可继发胆管炎、胆囊炎。约占55%。③重度:有明显胃肠症状,反复腹泻或便秘,右上腹疼痛或有脾大、腹水、贫血等。多见于儿童,约占10%。

同一患者可有上述临床类型中的几种同时存在。此外,尚有极少数来自非流行区,初次大量感染的患者,于感染后1个月左右可突然发病,呈寒战、高热,中上腹或右上腹胀痛,肝大伴压痛,轻度黄疸,亦有脾肿大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极个别患者出现类白血病反应。数周后急性症状消失而仍有消化不良、乏力、肝大等表现。

二、肝吸虫病的病因

肝吸虫病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如猫、狗、猪、鼠)的肝胆管内。在流行区,患有本病的人或动物,虫卵经常随胆汁进入肠内,混于粪便中排出体外。卵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豆或沼螺吞入消化道内孵出毛蚴,经胞蚴、雷蚴一系列的发育和繁殖,最后形成许多尾蚴。成熟尾蚴自螺尾逸出,在水中游动,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则侵入体内,形成囊蚴,囊蚴具有感染性。

在流行区,本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沼螺和第二中间宿主鲤科鱼及小杂鱼等生活在同一水域中,并以人畜粪便养鱼,如常把人畜粪便倒入鱼塘或在鱼塘上修建厕所,就可造成鱼类的大量感染。囊蚴对调味品的抵抗力比较强,在酱油内(含氯化钠19.3%)可维持5小时,在食内(含醋酸3.36%)可维持两小时才死亡。

因此,吃鱼生的人将生鱼片加调味品后即生食,很容易感染本病。厚度1mm,含囊蚴的鱼肉片,在90℃和60℃水中,分别于1秒钟或10秒钟内囊蚴全部死亡,因此,吃“鱼生”时,如果生鱼片切的较厚,或鱼片数较多,放入粥内后可使粥的温度下降,就不容易杀死囊蚴。经烧烤的小鱼,若内部鱼肉未熟透,囊蚴不能被杀死,人们吃下这种食品就容易感染本病。至于生吃鱼虾的人,感染本病可能性就更大了。

所以,我们在吃水产品时一定要确认已经煮熟才可以进食,切不可生吃,切断感染肝吸虫病的感染途径。

三、肝吸虫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对重症患者应先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如增加营养、纠正贫血、利尿消肿等,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进行驱虫治疗。少数病例因一次大量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及轻度黄疸,血转氨酶升高,血象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等急性华支睾吸虫病症状。

 1.病原治疗

(1)吡喹酮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毒性低、反应轻以及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快等优点。连服2天。治疗后3个月粪便虫卵阴转率达90%以上。少数病例在服用时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24小时后可减轻或消失。一般治疗量对肝、肾无明显损害。个别患者可有期前收缩、心律失常等。

(2)阿苯达唑近年来临床上应用阿苯达唑治疗本病,效果满意。分2次服,7天为一个疗程。粪便虫卵阴转率几乎为100%。

2.对症治疗

对重度感染并有较重营养不良或肝硬化者,应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护肝脏,以改善全身状况,并及时进行驱虫治疗。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者,除驱虫外并加用抗菌药物。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梗阻时应予手术治疗。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除积极保护肝脏外,应在病情改善的基础上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四、肝吸虫病的危害及预防

 危害

肝吸虫的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脏受损。病变主要发生于肝脏的次级胆管。成虫在肝胆管内破坏胆管上皮及粘膜下血管,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及炎性反应,出现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感染严重时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可出现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由于胆汁流通不畅,往往容易合并细菌感染。轻度感染时不出现临床症状或无明显临床症状,重度感染时,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包括发热、胃痛、腹胀、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肝区痛、血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状不很明显。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为慢性期,患者的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以疲乏、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较为常见。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多在左叶,质软,有轻度压痛,脾肿大较少见。严重感染者伴有头晕、消瘦、浮肿和贫血等,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华支睾吸虫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除消化道症状外,常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肝肿大和发育障碍,以至出现侏儒症。

预防

1.加强对饮食业工作人员的卫生宣传和卫生监督,不*未经煮熟的鱼虾和污染的肉食。

2.做好粪便管理,对猫、狗、猪等的粪便应加强管理,不使未经无害处理的粪便进入鱼塘,也不能将其存放在可能与食物有接触机会的地方。同时,要防止水源的污染。

3.管理好猫、犬、猪等保虫宿主,减少其传播机会,这也是本病预防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肝病科 同类标签

肝吸虫病相关知识更多知识>>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