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不张的原因和症状有哪些
成人急性或慢性肺不张的主要原因是支气管腔内阻塞,常见原因为黏稠支气管分泌液形成黏液栓、肿瘤、肉芽肿或异物。肺不张亦可由于支气管狭窄或扭曲或由于肿大的淋巴结,肿瘤或血管瘤等外源性压迫支气管或液体和气体(如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外源性压迫肺组织而引起。
肺不张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因、肺不张程度和范围、发生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而异。发病较急的一侧大叶肺不张,可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干咳等。当合并感染时,可引起患侧胸痛,突发呼吸困难和发绀、咳嗽、喘鸣、咯血、脓痰、畏寒和发热、心动过速、体温升高、血压下降,有时出现休克。缓慢发生的肺不张或小面积肺不张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右肺中叶不张。胸部体格检查示病变部位胸廓活动减弱或消失,气管和心脏移向患侧,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弥漫性微小肺不张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浅速、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常常是成人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早期表现。胸部听诊可正常或闻及捻发音、干啰音、哮鸣音。肺不张范围较大时,可有发绀,病变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可听到干性或湿性啰音。
二、肺不张患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肺不张的X线表现分直接X线征象和间接X线征象两种。
①肺不张的直接X线征象
不张的肺组织透亮度降低,均匀性密度增高,恢复期或伴有支气管扩张时可密度不均(囊状透亮区)。不同程度的体积缩小,亚段及以下的肺不张可因有其他侧枝的通气而体积缩小不明显。叶段性肺不张一般呈钝三角形,宽而纯的面朝向肋膈胸膜面,尖端指向肺门,有扇形、三角形、带状、圆形等。
②肺不张的间接X线征象
叶间裂向不张的肺侧移位,如右肺横裂叶间胸膜移位,两侧的斜裂叶间胸膜移位等;由于肺体积缩小,病变区的支气管与血管纹理聚拢,而邻近肺代偿性膨胀,指使血管纹理稀疏,并向不张的肺叶弓形移位;肺门阴影向不张的肺叶移位;肺门阴影缩小和消失,并且与肺不张的致密影相隔合;纵隔、心脏、气管向患侧移位,特别是全肺不张时明显,有时健侧肺疝移向患侧,而出现纵隔疝;横膈肌升高,胸廓缩小,肋间隙变窄。
(2)CT检查
对诊断价值更大,特别是对明确支气管腔内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甚或性质,探查肿大的纵隔淋巴结,鉴别纵隔包块与纵隔周围的肺不张。
2.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对肺不张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哮喘及伴有黏液嵌塞的肺曲霉菌感染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偶尔也可见于Hodgkin病、非Hodgkin淋巴瘤、支气管肺癌和结节病。阻塞远端继发感染时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慢性感染和淋巴瘤多有贫血。结节病、淀粉样变、慢性感染和淋巴瘤可见γ球蛋白增高。
三、肺不张应该如何治疗
应消除造成急性肺不张(包括手术后急性大范围肺不张)的病因。如怀疑为机械性阻塞,咳嗽、吸引或24小时积极的呼吸和物理治疗措施可缓解病情。如果确定为支气管阻塞,应针对阻塞和通常伴有的感染进行处理。可借支气管镜清除黏液栓或稠厚分泌物,使不张的肺得以重新充气。胸部理疗和其他措施仍需继续进行。如疑为异物吸入,应立即作支气管镜检查。
确诊为肺不张的病人应采取使患侧处于最高位的体位,以有利引流;进行适当物理治疗;以及鼓励咳嗽、病人翻身和作深呼吸。经常(每1~2小时)指导使用间歇性正压呼吸(IPPB)或肺量计以保证深呼吸。根据药敏检测给予抗生素治疗。
反复严重呼吸道感染或反复咯血者应考虑对不张的肺叶或肺段作手术切除。肿瘤引起的肺不张应根据细胞类型和病变范围,病人的全身情况以及肺功能,综合考虑采用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以缓解阻塞。
四、术后肺不张应该如何护理
术后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被破坏而造成肺泡不能通气和灌注,促使气道关闭,而出现肺不张。肺不张通常发生在术后24h-48h之内,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心律失常、呼吸衰竭、肺炎等严重病发症。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1.肺不张的术前护理
有效地给患者进行术前教育,对吸烟者术前十五天要停止吸烟,减轻体重。由于有些患者不按医嘱和治疗规程办事,所以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转向督促患者执行规定的保健活动上来,让其意识到发生并发症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费用,同时增强他们对这种疗法的信心,示范有规律的呵欠动作。护士要认真说明这种疗法的重要性,同时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他们知道即时得了肺不张的并发症,只要按照期望的呵欠动作的疗法去做,也能化险为夷。总之,护士应积极地做好术前指导。
2.肺不张的术后护理
(1)呵欠动作的护理指导
对肺不张的预防,呵欠动作胜过一般的深呼吸,是一种自然的深呼气,一旦开始打呵欠,病人即使感到伤口疼痛也无法使呵欠终止,其次诱发呵欠相对比较容易,病人很了解打呵欠是什么样的动作,只需指点或鼓励病人或护理人员先作示范动作,更能激起病人打呵欠。一次可保持3-5分钟,可使萎陷的肺泡再度扩张,并有较高的肺泡充气压力、较长充气时间及最深呼气量,可有效地预防肺不张,特别是对胸部上腹部的手术病人效果更佳。
(2)翻身、拍背、辅助咳痰
患者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后,即可翻身,拍背,每隔2h翻身1次,以防止分泌物沉积在胸背及肺底部;拍背要有节奏地由上而下,由边缘至中央叩拍患者背部,要求患者进行深呼吸。经过上述措施后痰液大多已从肺泡周围进入气管,或痰液已松动,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深呼吸时,嘱咐患者在呼气的2/3时咳嗽,重复数次,因深呼吸可带出少量肺底部分泌物,配合咳嗽可产生痰液移动及加强咳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