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外科 > 普外科 >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 lǎo nián rén jiǎ mó xìng xiǎo cháng jié cháng yán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结肠炎是因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引起的肠炎,严重者大便排出片状黏膜,曾称假膜性肠炎,本病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而日益增多,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性疾病。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 是否医保:
  • 易感人群:老年人
  • 患病比例:0.001%
  •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 并发症:麻痹性肠梗阻、 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常识

  • 挂号科室:外科 普外科
  •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 治疗周期:10天
  • 治愈率:70%
  • 常用药品: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柳氮磺吡啶栓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温馨提示: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必须使用时可选用窄谱抗生素。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宜吃食材更多宜吃食材>>
1、宜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宜吃松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3、宜吃营养丰富的食物。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忌吃食材更多忌吃食材>>
1、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2、忌吃膳食纤维过多的食物;   3、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一、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是什么啊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pseudomembranousenterocolitis,PMC)是一种主要侵犯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早在19世纪末就有学者对PMC进行了较细致的描述,但并未能找到其病因,尽管曾有多种学说如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及肠黏膜血液循环障碍等试图解释本病病因,但均未肯定。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确定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为PMC的主要致病菌,故该病也称之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clostridiumdifficileenterocolitis),即当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免疫功能低下、滥用抗生素及病情危重等),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异常繁殖,产生毒素,损伤黏膜而发生有假膜形成的炎症和腹泻,老年人较多见。

现已证实,抗生素的应用是引起PMC的主要诱因。其中尤以青霉素类抗生素最易诱发该病,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氨基糖甙类等。另外,胃肠手术、炎症性肠病、尿毒症、肠出血等也可诱发PMC,它们都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尤其肠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机体老化,免疫功能降低,更易罹患该病。

二、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是什么啊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大部分(超过60%)的患者为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患者常有某些基础病变存在,如肠梗阻、炎症性肠病、胃肠手术后以及各种危重病人,并有短期内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史。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主要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发热、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各种并发症。

1、腹泻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患者均有腹泻,多为水样,量多,(>1L/d),严重者可随水样泻排出大小不等的假膜,最大可长达10余厘米。少数病情严重患者大便可为糊状、黏液状以及脓血样便。

2、腹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耻区,疼痛性质为钝痛、胀痛或痉挛性疼痛,患者腹部一般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偶有腹膜刺激征。

3、发热中等度或高热多见,同时伴有头昏、乏力等毒血症症状。

4、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严重腹泻导致大量水丢失,若不及时加以补充,即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三、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1、细菌培养:37℃厌氧环境下培养24~48h。培养结果阳性,还应进行毒素鉴定,由于少数正常人可携带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而此种菌株并不产生毒素。

2、毒素鉴定为诊断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金标准,主要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该法最为敏感和特异,但临床实施较困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虽不及细胞培养敏感,但快速、简便、经济,现已应用于临床。

3、抗毒素中和试验机制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的细胞毒作用可被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抗毒素中和,将抗毒素稀释后在室温或37℃时即可出现中和现象。

4、内镜检查为诊断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快速而可靠的方法。内镜下可将PMC分3型:①结肠炎样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呈非特异性结肠炎样表现,多见于病情轻、病程早期、治疗及时的患者;②轻型:仍以黏膜充血、水肿为主,可见假膜,为白色斑点状,跳跃分布,周边有红晕,红晕间黏膜正常,多见于病程早期;③重型:可见许多斑片状或地图状假膜,假膜为黄色、黄白色或黄褐色,不易剥离,勉强剥离或脱落后易出血,其剥离面酷似糜烂性胃炎的内镜表现,多见于病情重、病程晚期、治疗不及时的患者。

四、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对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①停用相关抗生素:由抗生素引起的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更应立即停用抗生素,若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可用窄谱抗生素或合用万古霉素;

②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如给患者补充水电解质,必要时可采用全肠道外营养,严重者可少量使用激素以改善毒血症状;

③抗菌治疗:甲硝唑为首选抗生素,它对绝大多数PMC患者有效。用法:口服0.4g,4次/d,或静脉滴注0.5g/8h,疗程7~10天。若疗效不理想或患者不能耐受甲硝唑时,可改用万古霉素,用法:口服125~500mg,4次/d,疗程7~14天;

④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治疗:可采用易制备的抗污泥梭状芽孢杆菌抗毒素中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用法:静脉滴注5万U,4次/d。

⑤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可口服乳酶生、双歧杆菌等。另外,对于那些极少数合并有中毒性巨结肠或肠梗阻者,应手术治疗。

普外科 同类标签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相关知识更多知识>>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