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是什么样的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的常见病种仅次于阑尾炎占第2位,胆囊炎的发病与结石堵塞胆管及细菌感染有关,Greenberger等(1998)报道认为急性胆囊炎的发作,细菌感染占50%~85%。胆囊炎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之为结石性胆囊炎,未合并胆囊结石的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致病原因主要为胆管梗阻、细菌继发感染。胆汁引流不畅细菌易繁殖而导致感染,常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占70%以上,其次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厌氧菌等。幽门螺旋杆菌经十二指肠乳突逆流进入胆道致胆道感染亦有报道。
胆囊炎症病变开始时胆囊管梗阻,胆囊肿大,压力升高、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称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如梗阻未解除、炎症未控制,病变可发展至胆囊壁全层,出现囊壁增厚、脓性渗出物成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若病变更进一步发展,胆囊内压力继续升高,胆囊壁张力增高导致血循障碍,此时临床出现坏疽、穿孔并发症,脓液进入胆管,胰管可导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胰腺炎,若病变过程中胆管梗阻解除,炎症可逐渐消退,反复发作则呈慢性胆囊炎改变。
二、引发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原因有什么
病因
1.胆汁淤积
90%以上的胆汁淤积由结石嵌顿引起。结石可引起胆囊出口梗阻、胆囊内压增高、胆囊壁血运不良、发生缺血性坏死。淤积的胆汁可刺激胆囊壁,引起化学性炎症,如胰液反流、胰消化酶浸蚀胆囊壁,引起急性胆囊炎。
2.细菌感染
由于胆汁淤积,细菌可繁殖,经血流、淋巴或胆道逆行进入胆囊,引起感染。感染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0%为大肠杆菌,其次为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
3.妊娠的影响
妊娠期雌、孕激素大量增加,胆囊壁肌层肥厚,胆囊平滑肌松弛,胆囊收缩力下降,胆囊容量增大2倍,胆囊排空延迟。加之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胆固醇和胆盐的比例改变,胆汁黏稠度增加,因此易发生胆囊炎。妊娠子宫增大压迫胆囊也可引起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可单独存在或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一部分。急性胆囊炎由胆道结石梗阻胆囊管引起。胆总管结石或胆道蛔虫常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
三、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应该怎样饮食
妊娠期雌,孕激素大量增加,胆囊壁肌层肥厚,胆囊平滑肌松弛,胆囊收缩力下降,胆囊容量增大2倍,胆囊排空延迟,加之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胆固醇和胆盐的比例改变,胆汁黏稠度增加易发生胆囊炎;妊娠子宫增大压迫胆囊也可引起胆囊炎。
手术后的第一二天:等患者的肠蠕动恢复后,就给患者饮水,饮水后无腹胀或不适,可进流食。忌牛奶、豆浆。进流食后如无不适,可进清淡半流食两天。
手术后第四天可以给患者进普食,但是要以低脂肪、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量的优质蛋白,多吃利胆食物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
如果患者恢复得好的话,一个星期后食物中可逐渐增加脂肪、蛋白含量。术后1个月饮食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大量饮水,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量的摄入,以利于胆汁的稀释,减少胆汁滞积,避免便秘发生。
四、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1.保守治疗
(1)控制饮食:重症患者应禁食,轻症患者症状发作期,应禁脂肪饮食,如在缓解期可给予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适当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2)对症治疗:可用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0.5~1mg肌内注射或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肌内注射。硝酸甘油、*、吲哚美辛(消炎痛)等也有解痉镇痛作用,可适当选用。症状缓解期可适当服用利胆药,如选用50%硫酸镁10~15ml,3次/d口服,可使Oddi括约肌松弛,促进胆囊排空。其他利胆药有去氢胆酸、熊去氧胆酸、羟甲烟胺(利胆素)等。
(3)抗感染治疗: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在胆汁中的浓度较血液中高4~12倍,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应作为首选,其中头孢哌酮(先锋必)在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100倍,是治疗严重胆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期间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保守治疗失败或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如阻塞性黄疸、胆囊积脓、坏疽性胆囊炎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者。除非病情危急,应选择妊娠中期手术,此期流产率为5%左右,低于妊娠其他时期。如临近预产期,最好等到产后再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应给予保胎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胆囊造口引流术、胆总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或病灶局部脓液引流术。文献报道可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未发生孕妇及胎儿死亡,并不增加流产和早产率,但报道例数较少,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