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妊娠期铁的需要量增加:这是妊娠妇女缺铁的最主要的原因,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共1300~1500ml,如果以每毫升血液含铁0.5mg计算,则因血容量增加而需铁650~750mg,此外,胎盘,胎儿生长发育共需铁250~300mg,故妊娠期需增加铁总量共约1000mg,妊娠中期额外需铁3~4mg/d,妊娠后期为6~7mg/d,通过胎盘向胎儿输送铁在孕中期为0.4mg/d,到妊娠足月时可增加至4~7mg,而在双胎妊娠时,铁的需要增加更加显著。
2.妇女体内储备铁不足:一般认为,正常成年男性体内总铁量约为4g,平均500mg/kg,而1个健康的中等身材的年轻妇女为2~2.5g,平均350mg/kg,不少妇女由于非妊娠时月经过多,食物中铁摄入不足,多次妊娠和哺乳等因素的影响,体内的储备铁已明显不足,实际上,许多妇女的可利用铁还不到100mg。
3.食物中铁的摄入不够:一般食物中的铁为10~15mg/d,其中能被吸收的铁仅为5%~10%,因此,每天从食物中可吸收的铁仅为1~1.5mg,至妊娠末期,随着机体对铁的需求增加,铁的吸收率增高可达40%,但仍不能满足妊娠的需要,更何况怀孕早期的恶心,呕吐,进食不好,胃肠功能紊乱,胃酸缺乏,营养不良,食物中蛋白质不足等,都可能影响肠道铁的吸收。
4.妊娠前及妊娠后的疾病:如慢性感染,寄生虫病,肝肾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产后出血等,均可使铁的贮存,利用和代谢发生障碍,铁的需求或丢失过多,还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过程或贫血的治疗效果。
(二)发病机制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尤其在妊娠后半期,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严重贫血易造成围生儿及孕产妇的死亡,应高度重视。
1.妊娠期缺铁的发生机制:铁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正常成年妇女体内含铁总量约2g,主要以结合方式存在,约占65%,其余35%以铁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过氧化酶等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贮备铁约为20%,据WH0公布的资料,不少妇女在非孕期已存在铁的摄人不足,故孕期可利用的贮备铁仅100mg左右。
2.贫血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2)对胎儿的影响:孕妇骨髓和胎儿是铁的主要受体组织,在竞争摄取孕妇血清铁的过程中,胎儿组织占优势,而铁通过胎盘又是单向运输,不能由胎儿向孕妇方向逆转转运,一般情况下,胎儿缺铁程度不会太严重,但当孕妇患重症贫血(Hb<50g/L)时,会因胎盘供氧和营养不足,引起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
二、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症状及检查
症状
1.隐性缺铁:铁贮存降低,但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无贫血表现。
2.早期缺铁性贫血:缺铁继续发展,导致红细胞生成量减少,但每个红细胞内仍有足量的血红蛋白,即“正红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可有轻度贫血的症状如皮肤,黏膜稍苍白,疲倦,乏力,脱发,指甲异常,舌炎等。
3.重度缺铁性贫血:缺铁加重,骨髓幼红细胞可利用的铁完全缺乏,骨髓造血发生明显障碍,红细胞数量进一步下降,每个红细胞不能获得足够的铁以合成血红蛋白,导致低色素小红细胞数量增多,即“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水肿,乏力,头晕,耳鸣,心慌气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典型症状,甚或伴有腹水。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检查
1.外周血:血红蛋白<110g/L,血涂片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容积(MCV)<80fl(80μm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0%,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特殊变化。
2.骨髓象: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可见红细胞分裂象,无可染色铁,各期幼红细胞体积较小,胞质少,染色较正常深,偏蓝或呈嗜多色性,边缘不规则,核小而致密,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多无明显变化。
3.血清铁>10.74μmol/L(60μg/dl),总铁结合力<53.7μmol/L(300μg/dl),铁饱和度明显减低到10%~15%以下,当Hb降低不明显时,血清铁降低为缺铁性贫血的早期重要表现。
4.铁蛋白检查:血清铁蛋白>14μg/L。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B超,心电图,生化全项等检查。
三、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并发症及预防
并发症
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缺铁性贫血
1.贫血严重时可合并重度妊娠水肿,活动后心跳气短,甚至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2.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及死胎,重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可对胎儿的铁供应造成潜在的影响,并且因早产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围生儿死亡率较高。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预防
汪月增等(1984)的研究资料表明:正常孕妇如未补充铁剂,妊娠28周以后有76.8%的孕妇血清铁蛋白下降至缺铁性贫血的水平,在纠正血液稀释的因素以后,仍有61%处于无贮备铁状态,说明妊娠后期贮备铁缺乏的现象是普遍的,必然的,如果从妊中期开始适当补充,则孕妇铁缺乏将明显改善,因此国内外专家一致主张从妊娠20周以后,对所有孕妇常规补铁,即使饮食和营养摄取正常的孕妇也不例外,可口服硫酸亚铁0.3mg:1~2次/d,或使用其他可靠的孕期铁剂补充品,李从荣等(2000)对587例女性调查发现:隐性铁缺乏症占60.1%,对于这种贫血尚未发生的亚临床缺铁状态的存在,在孕期应予高度重视,以期及时纠正。
四、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保健
1、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减少孕妇对病情的恐惧。
2、根据病人贫血的程度,轻症者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应给与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与孕妇一定的照顾。
3、饮食方面应注意使用的营养,应给与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剂含量多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以免引起孕妇的厌食。
4、注意口腔护理,防止贫血病人发生口腔溃疡。注意饭前饭后的漱口,指导孕妇刷牙时用力勿过度。
5、注意孕妇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皮肤感染,定期洗澡,更换被服,护理人员应协助孕妇做好晨晚间护理。
6、严密观察胎心及胎动,遵医嘱给与氧气吸入30分钟,每日两次,或根据病情需要根与氧气吸入Prn,并给与左侧卧位,定期进行胎心监护。
7、分娩后易发生产后出血,应该压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8、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9、贫血严重者应暂停母乳喂养或根据病情需要给与混合喂养。
10、遵医嘱给与治疗贫血的药物。并给与出院指导,产后42天门诊复查。
适宜食物:鸡肉,三文鱼,鲫鱼,山药
忌吃食物:螃蟹,蛤蜊,香菜
饮食:妊娠过程中应多吃含铁量、含优质蛋白质、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铁在食物中广泛存在,但以动物类食品的血红素铁吸收更好,因此应每天补充瘦肉(牛肉、羊肉、猪肉)、蛋类、奶类,每周2-3次动物肝脏,此外黑木耳和海带也是含铁很丰富的食品。对于产前就有贫血的人,每天摄入20mg以上的铁是比较困难的,应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除了保证铁的摄入量充足外,更应注意的是保证铁的良好吸收。铁是在十二指肠吸收,并且需要一定的酸性环境,如果胃酸偏低就会影响吸收,应给病人提供适量的酸味食物或者配合维生素C。新鲜蔬菜中和水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并且能将食品中氧化型铁转变为还原型铁,更易于吸收。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不但有一定的造血效果,而且有提高铁吸收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