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胎毒是古人对婴幼儿疮疖、疥癣、痘疹等病的统称。是中医儿科常见胎疾之一,多发生于小儿出生半年之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其病因是由于孕妇恣食辛热,甘肥厚味,或生活调摄失宜,遗毒于胎,或郁怒悲思等因素使生子是病证。《幼科全书》指出:“凡小儿出生后或月内或百日,痰多气喘,目闭眼赤多泪,遍身壮热,小便赤涩,大便不通,时复惊烦,此胎热也。”毒为热之渐,在胎热的基础上出现皮肤斑疹、疮疖或红赤肿胀等为胎毒 。主要反映为各种皮肤变态反应,例如浔麻疹、泡疹等,这种反映通常出现在有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的产后妈妈们身上。从西医的角度看,并没有所谓的胎毒,一些所谓胎毒的表现实际上是孩子患了新生儿湿疹、黄疸、结膜炎、胃肠道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表现,跟娘胎里的“毒”没关系,擅自喂各种中草药汤剂“清胎毒”的民间习俗不仅不能治好病,而且耽误孩子治疗,甚至对孩子肝肾造成伤害。新生儿发育未完全,解毒能力低,有的中草药很可能就有肝肾毒性,对宝宝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出生28天以内的小婴儿,连红糖水之类的所谓清毒食疗也不要用。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 是否医保:否
- 易感人群:新生儿
- 患病比例:0.025%
-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 并发症:黄疸、 疖、 鹅口疮、 胆石、 胎赤、 胎漏、 胎热
治疗常识
- 挂号科室:中医科 中医综合
-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7-10天
- 治愈率:98%
- 常用药品: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温馨提示:怀孕期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滋阴润燥、生津养肺的食物和当季水果,少吃辛辣、油炸、油腻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