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科室 > 急诊科 > 脓毒症
脓毒症

脓毒症

( nóng dú zhèng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虽然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但是一旦发生后,其发生发展遵循其自身的病理过程和规律,故从本质上讲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 是否医保:
  • 易感人群:无特发人群
  • 患病比例:发病率很低
  •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 并发症:休克、 应激性溃疡、 代谢性酸中毒、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常识

  • 挂号科室:急诊科
  • 治疗方式: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抗菌素治疗
  • 治疗周期:2-4周
  • 治愈率:60%
  • 常用药品:肠内营养混悬液(S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温馨提示:针对发病原因应做好临床各方面的预防工作。

脓毒症宜吃食材更多宜吃食材>>
1.宜吃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 2.宜吃钙质丰富的食物; 3.宜吃具有抗感染作用的食物。
脓毒症忌吃食材更多忌吃食材>>
1.忌吃发物性的食物; 2.忌吃霉变性的食物; 3.忌吃燥性的食物。

一、脓毒症的含义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虽然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但是一旦发生后,其发生发展遵循其自身的病理过程和规律,故从本质上讲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

脓毒症发生率高,全球每年有超过1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美国每年有75万例脓毒症患者,并且这一数字还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脓毒症的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全球每天约14,000人死于其并发症,美国每年约21.5万人死亡。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脓毒症的病死率已经超过心肌梗死,成为重症监护病房内非心脏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尽管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脓毒症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脓毒症治疗花费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2001年欧洲重症学会、美国重症学会和国际脓毒症*发起“拯救脓毒症战役”(survivingsepsiscampain,SSC),2002年欧美国家多个组织共同发起并签署“巴塞罗那宣言”,并且进一步制定基于对脓毒症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断更新脓毒症治疗指南即SSC指南,以改进脓毒症的治疗措施,降低脓毒症的死亡率。SSC指南于2003年第一次制定,后于2008年再次修订。

二、脓毒症有什么发病机制

脓毒症可以由任何部位的感染引起,临床上常见于肺炎、腹膜炎、胆管炎、泌尿系统感染蜂窝织炎、脑膜炎、脓肿等。其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但并非所有的脓毒症患者都有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阳性血培养结果,仅约45%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可获得阳性血培养结果。脓毒症常常发生在有严重疾病的患者中,如严重烧伤、多发伤、外科手术后等患者。脓毒症也常见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白血病、再生障碍型贫血和尿路结石。

脓毒症的根本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涉及到复杂的全身炎症网络效应、基因多态性、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组织损伤以及宿主对不同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异常反应等多个方面,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

1.细菌内毒素:研究表明细菌的内毒素可以诱发脓毒症,脓毒症病理生理过程中出现的失控的炎性反应、免疫功能紊乱、高代谢状态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均可由内毒素直接或间接触发。

2.炎症介质:脓毒症中感染因素激活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其他炎症反应细胞,产生并释放大量炎性介质所致。脓毒症时,内源性炎性介质,包括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氧自由基、急性期反应物质、生物活性脂质、血浆酶系统产物及血纤维蛋白溶解途径等相互作用形成网络效应并引起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广泛损伤。同时某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可能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3.免疫功能紊乱:脓毒症免疫障碍特征主要为丧失迟发性过敏反应、不能清除病原体、易感医源性感染。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一方面是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细胞T细胞功能失调,炎症介质向抗炎反应漂移,致炎因子减少,抗炎因子增多;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免疫麻痹,即细胞凋亡与免疫无反应性,T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刺激不发生反应性增殖或分泌细胞因子。

4.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注意到应激发生时导致的机体最大的细菌及内毒素储存库-肠道发生功能失调,进而引起的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所致感染与随后发生的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不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严重损伤后的应激反应可造成肠粘膜屏障破坏,肠道菌群生态失调及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生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触发机体过度炎症反应与器官功能损害。

5.凝血功能紊乱:凝血系统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炎症反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内毒素和TNF通过诱发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被内毒素激活的凝血因子XII也可进一步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最终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6.基因多态性:临床上常见受到同一致病菌感染的不同个体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截然不同,提示基因多态性等遗传因素也是影响人体对应激打击易感性与耐受性、临床表现多样性及药物治疗反应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三、脓毒症休克的临床表现

1.由于认为既往“感染+SIRS表现”的诊断指标过于敏感,目前临床上诊断成人脓毒症要求有明确感染或可疑感染加上以下指标:

(1)全身情况:发热(》38.3℃)或低体温(《36℃);心率增快(》90次/分)或》年龄正常值之上2标准差;呼吸增快(》30次/分);意识改变;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0ml/kg,持续时间超过24h;高血糖症(血糖》7.7mmol/L)而无糖尿病史。

(2)炎症指标:白细胞增多(》12×109/L或白细胞减少(《4×109/L)或白细胞正常但不成熟细胞》10%;血浆C反应蛋白》正常值2个标准差;血浆降钙素原》正常值2个标准差。

(3)血流动力学指标: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70mmHg或成人收缩压下降》40mmHg,或低于年龄正常值之下2个标准差);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70%;心脏系数(CI)》3.5L/min/m2。

(4)器官功能障碍参数:氧合系数(PaO2/FiO2)《300;急性少尿(尿量《0.5ml/kg/h);肌酐增加≥44.2μmol/L;凝血功能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1.5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0s);肠麻痹:肠鸣音消失;血小板减少(《100×109/L);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70mmol/L)。

(5)组织灌注参数:高乳酸血症(》3mmol/L);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或皮肤出现花斑。

需要注意的是:新的诊断标准并未强调必须是在感染的基础上加上以上5条或其中几条以上表现才可以诊断为脓毒症,而更强调以异常的指标结合临床专科的具体病情变化来做出更符合临床实际的脓毒症临床诊断。

2.严重脓毒症:合并出现器官功能障碍表现的脓毒症。

3.脓毒性休克:其它原因不可解释的,以低血压为特征的急性循环衰竭状态,是严重脓毒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包括:

(1)收缩压《90mmHg或收缩压较原基础值减少》40mmHg至少1h,或依赖输液及药物维持血压,平均动脉压《60mmHg;

(2)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s;

(3)四肢厥冷或皮肤花斑;

(4)高乳酸血症;

(5)尿量减少。

四、脓毒症休克的诊断标准

(1)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嵌压(PAWP)。CVP和PAWP分别反映右心室舒张末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是反映前负荷的压力指标,中心静脉导管应该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尽早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则根据病情考虑放置。

(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早期,即使此时机体的血压、心率、尿量和CVP处于正常范围内,此时全身组织灌注就已经发生灌注不足,而ScvO2和SvO2能较早的反映组织这种灌注状态。研究表明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中,SvO2。

脓毒症的并发症实质是脓毒症病理生理各阶段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休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激性溃疡、代谢性酸中毒、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直至多器官功能不全。掌握其发病机制有助于更好的防治其并发症。

治疗和预防脓毒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为基础进行治疗和预防,但是遗憾的是目前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发病原因应做好临床各方面的预防工作,努力降低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对脓毒症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会给脓毒症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脓毒症机制的阐明一定会为脓毒症的治疗和预防带来新的希望。

相关标签

急诊科 同类标签

脓毒症相关知识更多知识>>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