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科 > 吸收不良综合征
吸收不良综合征

吸收不良综合征

( xī shōu bú liáng zōng hé zhēng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吸收不良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的小肠营养物质吸收不良所引起的综合征,营养物质的吸收必须经过充分的消化作用。因此,广义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消化不良与吸收不良,故又称为“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许多疾病可引起本综合征,但其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结果往往相似,吸收不良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其中脂肪吸收障碍最具特征。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 是否医保:
  •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 患病比例:0.12%
  •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 并发症:腹泻、 低渗性脱水、 口角炎、 营养性贫血

治疗常识

  • 挂号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10-30天
  • 治愈率:80%
  • 常用药品:赖氨葡锌颗粒、葡萄糖酸锌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温馨提示: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的发病与饮食有关,因此当患者出院时向患者讲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尤其是不能偏食的道理是非常必要的。

吸收不良综合征宜吃食材更多宜吃食材>>
1.宜吃含有双歧杆菌丰富的食物;2.宜吃含有乳酸杆菌丰富的食物;3.宜吃含有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
吸收不良综合征忌吃食材更多忌吃食材>>
1.忌吃燥性的食物;2.忌吃干燥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3.忌吃含糖高的食物。

一、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

外邪入侵(30%):

外邪侵犯人体,可通过经络而侵犯脾胃,亦可直犯中焦.外邪以寒、暑,热、湿为常见。其中尤以因湿致泄者为多。盖腹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腹泻之因,最多伤于湿邪。湿邪可以困脾,致脾失健运,脾虚又可生湿,湿又困阻脾阳,如此则脾不运湿,湿注肠道,遂成泄泻。

饮食所伤(35%):

饮食不节或不结,皆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水谷内停而为滞,精徽注下而为泄。据现代研究.此病在我国以面食为主的北方,发病高于南方。大麦,小麦、黑麦、燕麦中的麦胶(俗称的面筋)有一种溶于乙醇的蛋白,可能为本病的致病因素之。主耍是毒性麦素损伤小肠粘膜所致。

 禀赋不足(20%):

先天性遗传缺陷可能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此即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因病而虚,皆可导致脾胃运化无权,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

二、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表现

 病史及症状:

腹泻次数,持续时间,粪便外观和量,80%-97%的病人有腹泻,典型呈脂肪泻,粪便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状,多具恶臭,大便次数从数次到十余次不等,有时呈间歇性腹泻,腹痛,腹胀少见,另应注意询问有无消瘦,乏力,手足搐搦,感觉异常,口炎,角膜干燥,夜盲,水肿等营养不良症状,既往的检查治疗亦有助于诊断。

体检发现:

患者可有消瘦,腹部轻压痛,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口舌炎或溃疡,糙皮病样色沉着,水肿,凹甲,肌压痛,杵状指(趾)等体征。

多有大细胞性贫血,血清电解质,血浆白蛋白,胆固醇,甚至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降低,粪脂定量>6g/d,右旋木糖吸收试验<3g,维生素B12吸收试验<8%-10%,肠内菌群失调时,14C-甘氨胆酸呼气试验阳性,胃肠钡餐注意肠管是否扩张,积液及钡剂沉积"腊管"征,内镜检查观察小肠绒毛,皱襞的变化。

三、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治疗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西医治疗

替补治疗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措施。最好选用静脉内高营养治疗,以补充丢失的水电解质及各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必要时静脉输入白蛋白或输血。针对具体病因还有一些特殊措施。

1、麦胶性肠病:可给予硫酸锌200mg,口服,3次/d;维生素,K4,8mg,IM1次/d;10%葡萄糖酸钙10ml,IV。病情严重者,可应用氢化可的松静滴或强地松口服治疗。

 2、热带口炎性腹泻:四环素250-500mg,4次/d,疗程一月,后改为2次/d维持半年。

 3、Whipple病:普鲁卡因青霉素G120万μ+链霉素1.0g,IM,1次/d,共两周,改为四环素0.5g,口服,4次/d,维持数月。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中医治疗

1、湿热内壅:

腹泻骤发,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便秽臭如蛋花汤状,其间夹有黄色脂块,日行数次或十数次,腹部胀痛,烦热口渴,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茯苓、通草、车前子、木香、萆薛、生薏苡仁。

2、食滞胃肠证:

腹胀腹泻,大便黏滞,伴有不消化之物,或夹有黄色脂块,臭如败卵,日行数次;脘酸腹胀,泻后痛减,嗳腐吞酸,恶闻食嗅,呕恶,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行气畅中。

方药;焦山楂、焦神曲、陈皮、半夏、茯苓、连翘、黄连、厚朴、莱菔子。

中成药:加味保和丸。

3、脾虚湿盛证:

脾泻缠绵不愈,稍进油腻饮食即腹泻,粪质清稀,夹有白色脂块,腹中绵绵而痛,纳呆,面色萎黄,消瘦乏力,小便清长,舌胖苔白或白腻,脉沉滑。

 治法:健脾燥湿,和中止泻。

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生甘草、桔梗、山药、白扁豆、砂仁、薏苡仁、白芍、莲于肉。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4、脾肾阳虚证:

腹泻日久,粪质清稀或完谷不化,滑脱不禁,腹痛喜暖喜按,面色恍白,形寒肢冷,舌胖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方药:人参、白术、肉豆蔻、诃子、*、广木香、肉桂、白芍、生甘草。

中成药:四神丸。

中医治疗虽没有西医药片的治疗效果迅速,但是中医可以调理脾胃,对人体有很好的作用。长期的吸收不良会引起体重减轻、消瘦、疲乏,而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也造成人体营养素的缺乏而患病。

四、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护理

护理措施

1.加强病情观察

定期测量体重(每周1次),以利于及时反馈医师的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协助医师和营养师制定合理的平衡膳食,并指导患者正确进餐,以避免消化道负担加重;对可疑麦胶过敏者尽量选用无麦胶的食品如米粉等;对恶心、厌食及体质较差者给予全流或半流质食品,少量多餐,根据进食后的反应随时调整食物的数量和品种;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无刺激性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腹泻发作期间,每天脂肪量低于40g,保持食物清、淡、稀、烂,逐渐增加蔬菜泥、肉沫和稀粥等。

3.静脉高营养的护理

卧床不起和恶液质患者,治疗初期只能靠静脉补充营养物质,这种状态一般需持续1~2周,目前多采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每天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保证整个疗程的顺利进行:①穿刺前向病人和家属说明静脉留置针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以取得他们的配合;②选择中粗静脉,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③输入脂肪乳和17种氨基酸时可以并联,而17种氨基酸和10%葡萄糖液可以串联,这两种输液方式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误诊误治时间较长,病情较重,大多有焦虑感,对疾病的治疗缺乏信心,尤其是5例出现恶液质的患者表现出表情冷淡、易怒,甚至有轻生的念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与患者家属一起定护理计划,使患者和家属都熟悉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顾虑,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协助医师给患者做各项检查,以尽快明确诊断,尽早开始治疗。③病情较重者做好基础护理,做各种特殊检查前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及操作过程,消除患者的恐惧感。④护士与患者多交谈,了解患者想法,尽量满足其要求。⑤技术操作动作轻柔,说话和气,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可以信赖。

 5.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此类患者机体抵抗能力很低,因此预防感染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特别注意:①严格无菌操作。②每天病室内紫外线照射2次,桌子、地面用1%金星消毒液擦洗。③每日2次口腔护理。④加强皮肤护理,恶液质患者应用多功能气垫床,每2h协助患者翻身1次,每日擦身更衣,保持床单位清洁。⑤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卧床期间每日协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两次,每次30min。

相关标签

消化科 同类标签

吸收不良综合征相关知识更多知识>>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