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科室 > 其他综合 >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

( xīn fèi fù sū shù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一、心肺复苏术五步操作流程是什么

第一步、评估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在双耳边呼唤(禁止摇动患者头部,防止损伤颈椎)。如果清醒(对呼唤有反应、对痛刺激有反应),要继续观察,如果没有反应则为昏迷,进行下一个流程。

第二步、求救: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接着联系打120求救,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注意:保持冷静,待120调度人员询问清楚再挂电话。

第三步、检查及畅通呼吸道:取出口内异物,清除分泌物。用一手推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手将下颏向上方抬起。注意:不要压到喉部及颌下软组织。

第四步、人工呼吸:判断是否有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维持呼吸道打开的姿势,将耳部放在病人口鼻处),一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二听:有无呼吸声音;三感觉:用脸颊接近患者口鼻,感觉有无呼出气流。如果无呼吸,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2次,保持压额抬颏手法,用压住额头的手以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张口罩紧患者口唇吹气,同时用眼角注视患者的胸廓,胸廓膨起为有效。待胸廓下降,吹第二口气。

第五步、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胸部正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双肩前倾在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以臀部为轴,用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互扣翘起,以掌根按压,手臂要挺直,胳膊肘不能打弯。一般来说,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二、心肺复苏的并发症

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同时也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不论什么疾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或者在治疗后没有得到有效的进行护理总是会导致一些并发症,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心肺复苏的并发症有很多种,下面一起了解下心肺复苏的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的心脏复苏的并发症:

(1)头后仰和正压通气,操作本身不至于弓l起严重并发症,但若气道不畅,或吹气力量过大,会使胃胀气,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

(2)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病人,头部过度后仰,特别是头部转向一侧时,可引起脑基底动脉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脑干缺血。在意外事故患者,头部过度后仰,头转向一删或头部屈曲,都可加剧颈脊髓损伤而引起瘫痪。因此对这类病人,建议开放气道时,把头部维持在与身体纵轴一致的体位,并使头不能过度后仰。

(3)即使胸外按压运用正确,按压也可引起肋软骨分离或多发性肋骨骨折,尤其在老年人中更易发生。这些当然并非是致命的并发症。假如复苏后出现连枷胸,就需要进行长期控制呼吸。按压位置过高会引起胸骨骨折,位置过低可致肝破裂或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压力偏向一侧可使肋骨骨折,导致气胸、血气胸和肺挫伤。可能会出现骨髓栓子(脂肪栓),但这不一定妨碍恢复。每个做过胸外按压的病人,只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尽快做胸部x线检查,判断有无上述并发症,有无心脏出血性挫伤与坏死.以及食管撕裂伤。

(4)气管内插管操作时间过长,会引起窒息与心搏骤停。在心搏停止时,气管插管虽然需要而且安全.但对有自主呼吸及有反射的患者插管,即使不弓l起低氧血症,也可使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恶化及颅内压增加。

(5)经锁骨下行中心静脉插管建立液路以辅助进行复苏时,要中断心脏按压,并可引起气胸、血气胸及纵隔积液。

三、心肺复苏概念有哪些

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1]。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其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复苏学会制订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指导和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四、心搏骤停的分类

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疾病分类

心搏骤停时,心脏虽然丧失了有效泵血功能,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根据心电图特征及心脏活动情况心搏骤停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心室颤动:心室肌发生快速而极不规则、不协调的连续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频率为200-500次/分,这种心搏骤停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图2)。心室颤动如能立刻给予电除颤,则复苏成功率较高。

2、心室静止:心室肌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心电图表现呈一直线或仅有心房波,多在心搏骤停一段时间后(如3~5min)出现。

3、心电-机械分离:此种情况也就是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心室肌可断续出现缓慢而极微弱的不完整的收缩。心电图表现为间断出现并逐步增宽的QRS波群,频率多为20-30次/分以下。由于心脏无有效泵血功能,听诊无心音,周围动脉也触及不到搏动。此型多为严重心肌损伤的后果,最后以心室静止告终,复苏较困难。

心搏骤停的以上3种心电图类型及其心脏活动情况虽各有特点,但心脏丧失有效泵血功能导致循环骤停是共同的结果。全身组织急性缺血、缺氧时,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及相关激素,使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脑心等重要器官供血;缺氧又导致无氧代谢和乳酸增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急性缺氧对器官的损害,以大脑最为严重,随着脑血流量的急骤下降,脑神经元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迅速降低,细胞不能保持膜内外离子梯度,加上乳酸盐积聚,细胞水肿和酸中毒,进而细胞代谢停止,细胞变性及溶酶体酶释放而导致脑等组织细胞的不可逆损害。缺氧对心脏的影响可由于儿茶酚胺增多和酸中毒使希氏束及浦氏系统自律性增高,室颤阈降低;严重缺氧导致心肌超微结构受损而发生不可逆损伤。持久缺血缺氧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肝小叶中心性坏死等脏器损伤和功能障碍或衰竭等并发症。

相关标签

其他综合 同类标签

心肺复苏术相关知识更多知识>>

扫一扫手机查看